深度解析公用计算

来源:互联网 发布:软件开发制作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21:34

  现在业界热门话题大概三句不离“公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这个词汇,也创造了一个新的IT热门。公用计算既不是一种技术架构,也不是一个产品名称;他缺少实际的应用实例,也没有业界共通的标准。当各大厂商各自表述自己的IT运算愿景的时候,“公用计算是什么?”就成了市场上一团混乱的噪声。

  公用计算走进科技产业的故事,最早可从2003年说起。当时,市场上出现一堆新的科技词汇,包括随需而变(On demand)自适应架构(Adaptive infrastructure);还包括研究机构Gartner定义的“实时企业”(Real-time enterprise)、以及Forrester的“有机信息技术”(Organic IT),全都是厂商或研究机构用来描述各种未来企业愿景的说法。

  在不断翻新定义之后,信息业界总算在一团混乱中找出线索,渐渐走向使用“公用计算”一词,作为描述理想的IT运算愿景的代名词。

  虽然首度达成共识,视公用计算为IT演化的下一个重大进程,但是每家厂商各自推出不同的名称,客户又把它误解成只是另一种的省钱之道,公用计算的真正意涵还是在模糊状态中。

  若根据公用计算官方网站定义,“公用计算是一种广泛存在的IT架构,可传递所有的运算需求”,企业可部署远少于现在的运算资产,改采付费方式得某一公用计算架构下的IT服务,且“用多少、付多少”,就像电力供应一样,而IT资源对外供应的状态如同一项公用设施。这类运算架构可实现在企业之内,或者是服务供货商提供的随选服务(就像选择卫星电视节目)。

  厂商的美好愿景

  描绘IT理想境界的科技词汇就像雨后春笋一个个冒出头来,本质上是希望创造下一波热卖的营销词汇,但多少也勾勒了IT运算架构的愿景。在这个早期市场,主要的供货商都还在碰撞推挤,想开拓明确的市场定位。

  例如,最先提出随需而变的IBM,初期强调IT资源犹如水、电一样,强调按照需求来修正IT供应方式,现阶段已扩张成随需而变的电子商务(eBOD)的概念;又如HP,虽然理想中的IT运算架构,目标也是要让IT具备高度可用性,但甚少提及“用多少付多少”或是“随需即用”等公用计算的基本教义,而是以虚拟化(Virtualization)实现概念。

  以下是业界提出的新一代企业运算愿景:

  • IBM的随需而变电子商务

  最先提出随选概念的IBM,定义一变再变之后,最近终于确定其定义是:随需应变电子商务是建构在先进的 IT 基础建设上、具开放的标准、先进的虚拟技术、整合的异构网络平台、且具自我管理与自主操控的能力。简单来说, 随需应变电子商务使企业具以下特性:能及时响应(Responsive)、提供弹性(Variable)、可扩展性(Resilient)与专注(Focused)的实力。

  • CA的随需运算管理

  CA也从管理角度搭上随需而变这趟列车,在其描画的公用计算蓝图中,随需运算管理可将静态的基础架构转为动态,利用资源分配与自动化软件的供应,让IT资源宛若发电厂般动态供应能源。要落实随需运算管理(Management on-demand computing),并不需要更换服务器,它也不是新一代的硬件产品,这是一种平台中立的运算,可让企业更有效且高效运用既有的IT环境。

  • HP的动成长企业

  HP以虚拟化技术架构活成长企业(Adaptive Enterprise),在此架构下,人、商业流程与IT之间,可以找出平衡点,同时高度整合IT环境,使其成为一个资源池塘,容易对外分享之外,还可提高IT资源的可用性,且自动化满足各种因应市场变化的商业需求。在HP的概念中,要达到公用计算所实现的愿景有其阶段性,只有先连结分散的信息孤岛,打造水平分享的信息架构,才能逐步走向高可用IT资源的境地。

 

  似是而非的概念

  如果我们深入解析,不管是随需而变、适应性、实时或敏捷性,其概念多有重迭且建立在简单的基础之上,包括:降低成本、资源的最佳化与可用性、强化生产力及竞争力,以顺应商业反映剧烈变化市场的需求。换句话说,公用计算不是沧海桑田的巨变,而是在企业与其IT基础建设之间建立更紧密、动态的连结。

  用水、电力等公用设施形容这类理想的运算架构的供应模式,重点不在于外包,而是让IT资源具备高度可用性。外包只是公用计算应用的模式之一,其它作法还包括企业自行营运的内部公用设施,或者是依服务项目收费的供货商(如ISP、ASP、主机代管服务等)。

  在现在这个早期市场,多数厂商可提供的多是IT委外服务,对于大型企业而言,就可依照需求选择服务供货商照料、满足组织内的IT需求,也能让企业聚焦核心业务,而不需担心运算性能的管理、执行问题。

  当企业试图厘清公用计算的定义的时候,甲骨文又大声喊出网格运算(Grid Computing),这是两种“有点像但又不像”的概念,也混乱了企业的视线。如果说公用计算是一种理想的IT运算架构,且让IT的角色改变,那么不管是网格、虚拟化、动态整合都是IT手中的武器,可用来实现公用计算架构的一种技术。

  根据甲骨文的定义:网格运算就是协调运用大量服务器与存储,如同单一计算机一般运作。企业不必担心突发的需求颠峰,也不必挂念维护冗余容量的成本。在需要的时候,随时提供运算威力。换言之,就是把众多的计算机资源整合在一起,可随需提供运算威力,且自动让系统负荷平衡,可让一家公司的IT基础建设更具可伸缩性,不会因为单一服务器当机或负荷超载而影响商业运作。

  网格对于信息业界不是一个新名词,许多硬件厂商,包括IBM过去都曾以网格作为大型科学运算的基础。甲骨文的概念不同之处,在于应用的层次。甲骨文认为,“网格是运用低成本模块化组件建立的,可从小规模着手,然后随着业务成长而扩大投资。”

  公用计算究竟可行么?

  当HP、Sun与IBM都对公用计算表示欢迎的时候,业界也不乏其它厂商与分析师提出负面看法与警告。

  AMR Research分析师指出,企业已逐渐相信在服务器与大型主机、存储系统与支持、维护上采用随需而变的模式可达成节省目的。随着需求的增加,这些公司得以马上新增额外的性能;若需求下降,他们也可减量使用,少付点钱。

  不过,既是企业决定拥抱“用多少、算多少”的公用计算模式来降低IT成本,如果把SLAs(服务协议)跟随需而变(on-demand)的外包定价划上等号的话,将会有负面影响。原因在于,虽然公用计算评量计费的模式提供了诱人的吸引力,可帮助企业在IT成本与商业成功之间取得平衡,但若要取得依量计费模式的完整优势,必须确保所有的IT架构和应用得以完全符合商业目标,同时也不至于有意外状况导致优势被抵销。 除此之外,公用计算的计费模式本身还存在诸多的争议之处。

  AMR表示,企业不该把依量计费的定价直接拿来当作整体拥有成本(TCO)与外包技术之间的评估;也不宜据此用来定义IT与商业部门之间的服务协议。 AMR同时建议企业,只有在定期召开IT与商业部门主管级会议,且IT与商业策略及目标必须一致的状态下,才能真正反应出IT可实际支持商业的效益,继而建立符合企业策略与目标的IT服务层级。最重要的是,与外包厂商签订合约的同时,IT不可让依量计费模式牵着鼻子走,否则会成了替厂商拉抬业绩的轿夫。

  仍然是现在进行时

  不管是公用运算、随需而变(On Demand Computing)或者是网格运算(Grid Computing),在概念上,都是要促进企业资源的充分及有效运用。而所谓“资源”,即包括运算能量、储存容量及企业信息等。各厂商所用的名词,多半包含了对于前述资源的一部分,或是全部的动态调度、信息连结、资源共享/整合、架构虚拟化及有效管理。

  各大厂相继抢食“公用计算”的市场大饼,不管是理论架构与产品都已逐渐成熟,对于企业也带来相当的好处。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因为牵涉到众多资源的整合调度,只有大型企业或组织才会有这类的需求,也才会有最佳成本效益比的经济规模。

  据了解,目前,网格运算已经在多个商业、军用和科研机构得以应用,据悉中央气象局内已有网格运算的运作环境。而一些专家表示:网格运算的需求在系统研发期的状态下会有帮助,但目前国内资源并不多,如中研院、国网中心等单位也才刚开始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