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型模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同花顺软件下载官网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4:39

行为型模式

 

解释器(依赖倒转)

给定一个语言,定义它的文法的一种表示,并定义一个解释器,这个解释器使用该表示来解释语言中的句子。

 

如果一种特定类型的问题发生的频率足够高,那么就可以考虑将该问题的各个实例表述为一个简单语言中的句子。也就是说,通过构建一个解释器,该解释器解释这些句子来解决该问题。

 

中介者(迪米特)

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中介者使各对象不需要显式地相互引用,从而使其耦合松散,而且可以独立地改变它们之间的交互。

 

面向对象设计鼓励将行为分布到各个对象中,这种分布可能会导致对象间有许多连接。也就是说,有可能每一个对象都需要知道其他许多对象。对象间的大量相互连接使得一个对象似乎不太可能在没有其他对象的支持下工作,这对于应对变化是不利的。任何较大的改动都很困难。

 

中介者模式将集体行为封装为一个单独的中介者对象来避免这个问题,中介者负责控制和协调一组对象间的交互,从而减少了相互连接的数目。遵循迪米特原则(最少知识原则)减少耦合,类之间的耦合越弱,越有利于复用。

 

访问者(合成/聚合复用)

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

 

访问者增加具体的Element是困难的,但是增加依赖于复杂对象结构的构件的操作就变得容易。仅需增加一个新的访问者即可在一个对象结构上定义一个新的操作。

 

策略(合成/聚合复用)

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并且使它们可相互替换。本模式使得算法可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变化。

 

策略提倡优先使用对象组合,而非类继承。继承提供了一种支持多种算法或行为的方法,我们可以直接生成一个类A的子类BCD,从而给它以不同的行为。但这样会将行为硬行编制到父类A中,二将算法的实现与类A的实现混合起来,从而使得类A难以理解、难以维护和难以扩展,而且还不能动态地改变算法。仔细分析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唯一差别是它们所使用的算法或行为,将算法封装在独立的策略Strategy类中使得你可以独立于其类A改变它,使它易于切换、易于理解、易于扩展。显然,使用对象组合要优于类继承。

 

备忘录(单一职责)

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这样以后就可将该对象恢复到原先保存的状态。

 

通常原有对象A都有很多状态属性,保存对象的内部状态,其实也就是将这些状态属性的值可以记录到A对象外部的另一个对象B,但是,如果记录的过程是对外透明的,那就意味着保存过程耦合了对象状态细节。所以在保存对象的内部状态时,要考虑不破坏封装细节。

 

备忘录模式课可以避免暴露一些只应由对象A管理却又必须存储在对象A之外的信息。备忘录模式把可能很复杂的对象A的内部信息对其他对象屏蔽起来,从而保持了封装边界。

 

迭代器(里氏代换)

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而又不需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

 

其关键思想是将对列表的访问和遍历从列表对象中分离出来并放入一个迭代器对象中,迭代器类定义了一个访问该列表元素的接口。迭代器对象负责跟踪当前的元素,并且知道哪些元素已经遍历过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