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纯初:败走中国[news]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c pro 2016 2017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7 19:58

link: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4-09/17/content_1992133.htm

    

有关陆纯初将于近期离开甲骨文的消息此前数周就已经在小范围传播,不幸的事实终于在9月10日兑现了。这位曾经为甲骨文大动“管理规范化,深度本土化”手术的大中华区区域董事总经理,如今终被甲骨文总部下了“逐客令”。陆纯初离职后,将不再兼任甲骨文包括中国地区在内的其他职务,而是将彻底离开甲骨文公司,而甲骨文公司在陆纯初离开后,将不再保留“大中华区”的设置,目前甲骨文中国公司华北、华南等“三分天下”的三大区域负责人将直接向亚太区汇报。这一切都显示陆氏在甲骨文历史的终结。 

    铁腕政策

    陆纯初来自新加坡,1981年进入IT行业,曾在IBM、西门子等著名跨国IT公司任职。在担任甲骨文大中华区区域董事总经理之前,曾任甲骨文南亚区董事总经理,并成功带领该区度过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末加入甲骨文大中华区后,甲骨文在中国市场的策略被明显地加快融入到其全球战略的整体规划中。由于陆的前任庞伯华,及当时的中国区总经理胡伯林发起“金色中国计划”得到甲骨文总部的认可,Oracle World开始落户北京,着眼于长远规划的深圳和北京两个研发中心也相继建立。 

    陆纯初在新加坡以销售老虎啤酒起家,意志坚定,作风强硬。与庞伯华、胡伯林等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决心采用更加强悍有效的手段,来规范甲骨文中国公司的管理。他没有过多考虑纷繁复杂的“国情问题”,而是径直采用“猛药下沉疴,快刀斩乱麻”的外科手术打法。无论对于其内部的控制,还是对渠道的整合都是如此。

    陆纯初在2001年12月上任后曾实施过“铁腕政策”,对渠道做了大手术,将甲骨文中国“三分天下”而治。一、清理渠道,减少合作伙伴,并且把给合作伙伴的利润降到最低。此举的目的在于,希望通过大浪淘沙,最终保留真正运作高效的伙伴。至于滥竽充数者,自然会在“赔本赚吆喝”的徒劳中知难而退。二、强化渠道的banker职能,最大限度降低甲骨文的资金风险。此举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降低甲骨文的资金风险。三是精简渠道数量,重点扶持少数具有高增值服务(包括产品开发)以及分销能力的代理。此举是甲骨文对渠道价值所下的新定义。 

    但在其上任后的2年多时间里,除了2003年12月到2004年5月的业绩稍微有点好转外,甲骨文中国的成绩单就没有出现几个让人兴奋的数字。如今,全球ERP市场开始上扬,而一直被甲骨文寄以厚望的亚太区尤其是中国市场,却总是表现得不尽如人意。7月21日,在上海举办的甲骨文“全球管理和新技术大会”上,陆纯初对此前关于中国市场业绩下滑的传言作出了澄清:“目前我们在中国的客户数量已超过6000个。2003年我们在中国的员工规模则达到600人。”而甲骨文亚太区执行副总裁威廉姆斯也进一步肯定了中国公司的成绩:“2004财年(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是有史以来甲骨文中国业绩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第4财季更成为增长最快的一个季度。” 

    此后,陆纯初在面对媒体的时候还认为,中国软件行业的利润不应该下降,中国已经有很多企业国际化了。这种情况是没有理由发生的。去年是甲骨文中国业绩增长最快的一年。在他印象中,以前中国软件产业是没有,但现在软件企业的数量比硬件企业的数量要多,产业已经做起来了,成规模的也不少。陆纯初解释说:“在中国软件好像没价值,软件不像硬件看得见摸得着。而且中国的盗版很多。如果软件是脑,硬件是身体,中国目前的状况是人很健康,但脑子有问题。” 

  失败战略

    英文流利,谢绝汉语表达的陆纯初,有拉里·埃里森的刚毅和固执的行事风格。他于1997年加入甲骨文新加坡公司,2002年6月开始任职大中华区。有人说埃里森之所以看好陆纯初,一是陆擅长流程管理,当甲骨文向企业级应用软件发展时,可以带来更多的发展思路;再者,中国市场本来就非常重要,当中国业务额在其全球市场中占到超过5%,成为十大最重要市场之一时,甲骨文中国公司更需要国际经验的管理者。

    或许受益于在南亚的成熟市场经验,上任以来,陆纯初是总部策略的坚定实施者。陆在中国推行甲骨文一贯坚持的流程管理,推动Linux服务器开发和企业级软件应用,并使甲骨文在中国获得了份额的快速增长

    然而,陆纯初的“国际战略”并没有得到前中国公司董事总经理张书恒的支持,反而成为其离职的根本原因。张书恒是地道的本土派,从甲骨文地区总经理、行业总经理、中国公司副总经理一直做到了中国公司董事总经理。他认为,陆纯初所实施的流程在某种程度上是背离中国市场的。张书恒称陆进行沟通比较困难。因为在20人左右参加的甲骨文中国公司管理层会议上,陆纯初对中文基本上是不认可的。结果是,管理层会议上中国内地的人员越来越少,以至于在2004年6月已完全被新加坡或中国香港等地区人士所取代。 

    于是,甲骨文中国最近两年中员工流失率高达70%,在华高管的频频变动正成为甲骨文难以摆脱的宿命。像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一样,甲骨文将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纳入全球战略体系时,人力资本的天平将向国际化一侧倾斜。其实不管怎样,业绩是考验管理者的最终手段,在时间即为金钱的市场经济时代,甲骨文总部也逐渐失去了耐心,或许这才是陆纯初真正败走中国的原因。(记者 邹华)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