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研发角度谈存储技术的学习

来源:互联网 发布:索尼网络电视机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10:06

http://blog.csdn.net/liuben/article/details/5333752

对于研发人员,存储技术的学习内容非常之多。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它们大致分为以下8项内容:

1、系统管理:UNIX/Linux/Windows操作系统管理,要求熟悉甚至精通。
2、开发技术:C/C++,网络编程,多进程/多线程,进程间通信。如果能掌握内核开发、驱动程序开发则更佳。
3、存储基础:磁盘、RAID阵列、文件系统等存储相关硬件和软件的安装、配置、调试。
4、存储系统:RAID, DAS, SAN, NAS, CAS等,对存储系统的原理以及实现技术熟悉。
5、存储协议:TCP/IP, SCSI, iSCSI, NFS/CIFS等, 熟悉这些存储相关协议。
6、文件系统:VFS, EXTx/NTFS/FAT32等磁盘文件系统, NFS/CIFS网络文件系统, Lustre/GFS/AFS等分布式文件系统,掌握原理和实现技术,能够阅读源码则更好。
7、存储技术:Deduplication, SSD, HSM, Virtualization, Snapshot, Replication, CDP, VTL, Thin Provision等等,尽量多跟踪最新存储技术进展,多多益善。
8、存储架构:掌握不同行业的存储需求,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提出存储解决方案,并进行存储系统架构、设计和实现。

存储研发人员成长大致可分为四个级别:
1、存储初级研发:  掌握1、2、3项存储内容,在中高级存储研发指导下,可以进行存储研发工作。
2、存储中级研发:+ 掌握4、5项存储内容,可以带领团队进行研发工作,并指导初级研发。
3、存储高级研发:+ 掌握6、7项存储内容,可以进行存储新技术的研究,对现有存储系统优化改进,原型系统开发。
4、存储研发专家:+ 掌握8项存储内容,存储前沿技术研究,存储系统规划与架构,对存储发展趋势有着很好的理解和洞察。

10000小时法则 (The 10,OOO Hour Rule),简单地说,任何人要在任何领域出类拔萃,脱颖而出,都需要认真投入10000小时以上。10000小时是一个突破的临界点。以每天10个小时算,10000小时相当于三年。也就是说,要做成功一件事情,你就要每天10小时投入,持续3年。如果每天只有5小时,那么需要6年。如果每天3小时,则需要10年。因此,如果想成为存储领域的专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坚持学习、实践、思考。3年、5年、8年、10年后,只要你仍在追求既定目标,定会有所成就。


"厚积而薄发",与所有存储同行共勉!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