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下的人性

来源:互联网 发布:ubuntu下cp命令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7 14:36
《帝国陷落》(DOWNFALL
    
    虽然电影届的分类都把这部片子作为战争类型,我更愿意把它归为灾难片,灾难有几种,自然界的灾难是简单的,心理和生理上恐惧之后只是一个如何逃脱的问题,社会灾难稍显复杂,人们会在恐惧之余追问原因并伴之以主动的行动。但一个伴随着价值观和信念崩溃的灾难将意味着什么,肉体上的痛苦和折磨使人逃避,而精神上的绝望和困惑则使人失去行动能力,这种双重的压力实在是表现人性的绝好祭台。《帝国陷落》用纳粹德国最后覆灭前的12天表现了末日氛围下一个集团乃至一个民族的挣扎、绝望和自我了断,展现了人性中的多种层次,而希特勒则是他们的代表。


反人性的
    本片在国际上引起的争议集中在对于希特勒过于人性化的刻画,似有美化恶魔之嫌。而看过一些第三帝国的历史和回忆录,对希特勒在末日的一些言行举止有所了解,我觉得导演和编剧的表现是中规中矩的。本片的争议也可以说创新之处在于将镜头近距离地对准希特勒,而不像攻克柏林或其他西方以前拍过的片子那样作为一个点缀。人性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要讨论人性先要界定人性。这个问题不那么简单,特别是看了本片更会有这个感觉。好在时至今日,全人类至少对什么是美好、什么是丑恶有了一个虽然模糊但比较一致的共识。我觉得人性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本能需要,比如害怕死亡、逃避灾难、爱护家人子女,这是人最基本的情感。另一方面是比较高层次的相当于道德中善的概念的内容,比如体恤平民、尊重妇女儿童、追求尊严和荣誉。可以说“老吾老”是人性,“以及人之老”也是人性,前者是低级的,后者是高级的层次。第一方面是本能,而第二层次则是人类的进步使然。在灾难的情况下,这两个层次都受到挑战。影片刻画的希特勒所谓的人性,只是低层次的或者说是零星的,而反人性的方面确实鲜明的。影片中的希特勒,衰老臃肿,在遇到打击时颤抖、抽搐而歇斯底里,但你不得不承认,这不是一个疯子,而是一个意志顽强、头脑清醒的领袖,一个思想异常坚定的领导者,在他做决断时,布满皱纹的脸上闪烁着明亮的眼睛。他从未怀疑自己的思想和道路,有的只是对属下的失望、愤怒、幻灭和愤世嫉俗。希特勒在同秘书和将军进餐时仍然不断重复自己的荒谬理论,当埃娃跪地恳求放过要当逃兵的妹夫时,希特勒给予冷酷而专横的回应,当他的密友施佩尔冒险来见他最后一面恳求他放弃毁灭德国人民的焦土政策时,他顽固地拒绝和解,包括他给所有身边的工作人员发放毒药,不允许胆怯者逃离,并要求在最后关头和埃娃结婚,这些所做所为清楚地显示了希特勒作为一个帝王从未逃离他的权力场,他对末日从未有过片刻的动摇和恐惧,他的力量来源于他的精神和信仰,而这些精神和信仰本身是反人性的,并直到最后关头仍把这种反人性力量维系成一个巨大的精神漩涡,不断吞噬着身边的人,希特勒死后那一声接一声自尽的枪响就是最好的证明。希特勒没有犹豫,这很好,基督上十字架前如果曾有犹豫,那会让我们感受到升华,魔王毁灭前的犹豫则只会让我们耻笑。本片对于希特勒的刻画应该说是符合历史标准的,其他一些改变表现手法的尝试则可以视为还原人物原貌。
    如果说希特勒因为其自身地位而比较典型,那么影片对于其他一些人物的刻画则为凸现了纳粹集团的反人性特征。影片里最为出彩的人物是戈培尔的夫人,一个衣着考究,举止庄重的贵妇,在嘈杂混乱的地堡里构成了另类的图像。影片用极大的笔墨描写了戈夫人用毒药扼杀她的六个孩子的过程。她相信这样一个可怕的逻辑,孩子们怎么能生活在没有国家社会主义的世界里?!那不如让他们去死!她深爱她的孩子,以至于不能设想让他们在生活在末日之后的悲惨世界。她给孩子们灌下安眠药,在他们昏睡后,一个一个撬开他们的牙齿,塞进氢化物胶囊,用力合上孩子们的牙齿,看着他们在1秒钟的抽搐后死去,然后拉过被子盖上他们的脸。这个过程重复了6遍,没有一点的处理和省略,镜头跟着戈夫人在孩子们的床铺上爬上爬下,整个过程中她没有一点犹豫,就如完成一项工作。让人看得几乎要神经崩溃。戈培尔夫人是被意识形态灌输所彻底征服的完美典型,她对于自己、丈夫和孩子的毁灭没有半点犹豫,她唯一的失态是当得知希特勒要自杀时哭喊着哀求,她与其是在恳求希特勒别死,不如说是哀号自己的精神支柱的崩塌,然后就坚定而从容地殉了自己的主义。时值今日,我们可以鄙视她这种愚忠和残忍,但正如一个网友质疑的那样,当我们一次次为历史上国破家亡时连家带口“殉节”的所谓英雄而感动时,他们的精神状态和戈培尔夫人又有何区别呢,也许我们可以拿来辩解的是我们和他们的“主义”的不同,但是在被逼死的孩子们眼里,“主义”真的有那么大区别吗?在影片中,我们在感慨德意志民族意志的坚硬以至于出现这种铁石心肠的女人时,也顺便要感慨一下这种铁石心肠的导演。

无关人性的
    世界上有一些精神,难以用是否符合人性来衡量,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看法。在这里我所要提的是德国军民所表现的“顽强”。无论历史上还是影片里,在第三帝国灭亡的关头,仍有大批的德国将士和平民仍然顽强地为fatherland或者说不明道不白的“德国”而苦斗。至晚在1944年下半年,德军高层已经对战争的失败不可避免有清醒的认识。但也正是在此后,无论德军还是德国人民仍然在绝对的劣势下苦苦支撑。德军将领们仍然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策划一次一次的防御和战斗,德国在二战中从未出现法国和意大利那种来自政权上的心理崩溃。可以说,德国是一点一点被打垮的,元首真的带着他的帝国抵抗到了最后一条街道。在影片中,德国军人的这种顽强也有表现。魏特林将军在前线指挥部得知自己因为无法执行根本不合理的命令被元首下令枪毙,他不是立刻逃走或投敌,而是带着一身泥泞找到希特勒的地下掩体,当面述职,得到希的信任后被任命为柏林城防司令,此后他就这样一身泥地呆在希特勒身边为他打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斗。还有党卫军的蒙克旅队长,也是一身硝烟地往返于战地和元首面前,不断带来最新的消息。即使是对希特勒的淫威习以为常的高级将领,在希一次暴怒地咒骂军队背叛时也不用自主地抗辩“我不允许你这么。。。。。。。指责军队的尊严和荣誉”。这种顽强在敌对方看来是顽固,但就德意志民族来说,则是他们的宝贵财富。从人类精神的角度看,这种顽强是可以超越正义和邪恶的界限而上升为某种永恒的价值,特别是抛开纳粹的邪恶本质,而将帝国覆灭看作一场灾难的话,这种面对末日的不屈不挠则足以让人感叹。

人性的
    越是在灾难关头,人性光芒的闪耀就越容易打动人心。特别是在第三帝国灭亡这种精神和肉体,价值和物质同时覆灭的关头,那种超越自身限制追求永恒价值的勇气就显得尤为可贵,当然也是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所必然要表现的。第一个要提的也许是纳粹军需部长施佩尔,作为纳粹高官,他在最后关头拒绝执行希特勒的焦土政策,禁止破坏基础设施,目的是为了给战败的德国人民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这种责任感和悲悯同希特勒的极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两者是不可对比的,因为他们在精神上是不是一个层面的)。电影里一个经典的场景是施佩尔最后赶来向希特勒告别,同时坦白自己不执行他的政策并要其改变主意,希特勒最后也没有握住施佩尔伸过来的手,拒绝和解,施转身离去,希特勒脸上留下半行浊泪。施走出帝国总理府的大门,定神回望,身后是一片废墟。这是一个寓意简单明了的场景。值得注意的是,希特勒对施佩尔的“背叛”并没有发火,更没像对待戈林和希姆莱的背叛那样狂怒到欲致之死地而后快。从这个方面来说,电影中的希特勒也不是一个狂人,他的眼泪混杂着失败的沮丧、对决定无法执行的失望也包括同最后一个密友诀别的悲痛。(施佩尔同希特勒的关系非同一般,在施的回忆录里,他不无自豪地称如果希特勒曾有过亲密的友人的话,他无疑要算一个)最后,希的举动实际上是默认了施佩尔对德国人民的救赎行为。希特勒要毁灭德国人民的言行,更多来自于一种精神和哲学层面的结论。但他拥有绝对的权力,所以他也具有毁灭一切的实际能力。影片另一个塑造的亮点是希特勒的情妇爱娃,在世人的印象中,埃娃从来都是一个无头脑的傻姑娘。但在影片中,这一人物相当重要和出彩,首先她被塑造成一个略有姿色的中年妇女,这就很符合历史事实。其次,她不是被动等死,而是在末日来临之际,在希特勒的地下掩体这个最后的空间里充分扮演者女主人的角色。她永远兴致高昂,带动身边的秘书和警卫跳舞,给妹妹写信,和军官们喝酒闲聊,带着女秘书们到庭院散步。在末日来临之际,她是一个积极者。在影片里,正是她给希特勒地堡这个最后的避难所里带来了人间的气息。但她同戈培尔夫人完全不同,她这样做不是为了任何理念和主义,而是性格和爱情使然,埃娃的热诚和戈培尔夫人的阴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尽管她们选择了同样的道路。人间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信仰简单而真诚,他们的个性温暖和宽厚,他们是绝望中的一抹亮色。影片的另一个精彩场景是埃娃带着两个女秘书趁着炮击间歇到庭院里散步,一贯晦暗的光线也明亮起来,庭院中居然还有一个残存的雕塑,女士们坐下吸烟,给残酷的画面带来一丝闲适和优雅,女人和战争的强烈反差迸发出视觉的冲击力。第三个人物则是少年彼德,这个十几岁的小男孩是一个象征性非常强的人物,他一开始奋勇作战,获得了希特勒的亲自授勋,但在残酷的巷战中备受死亡恐惧的折磨,目睹了兄弟姐妹的惨死,他崩溃了跌跌撞撞跑回家,已经是残疾老兵的父亲非常欣慰,此后彼德不再作战而是帮助老人逃离穷凶极恶的督战队的追捕,最后却发现自己的双亲被督战队杀害。影片的最后,总理府的工作人员集体出逃,被苏军包围,僵持中,小彼德奇迹般地出现在女主角荣格夫人身边,拉着她的手穿过苏联士兵队伍,走出了险境。彼德身上的象征意义如此明显以至于这个人物稍显做作,但作为一个历史片,这种穿针引线的人物还是必要的,也省却了很多笔墨去体现政治正确。彼德无疑是末日之后新的希望的代表。影片的结尾,女主角和彼德骑着一辆单车走在绿意昂然的田野上,灾难已经结束,正如无数民族的史诗中所说的,只要还有妇女和孩子,民族就有希望。

    本片在政治上算是中规中矩的,选择帝国末日来表现灾难下的人物也算是个创意。影片场面不算大,大部分时间是在总理府地堡的那几间屋子打转,外景基本满足了必要,废墟中灰头土脸鬼魅一般的德国士兵也算有表现力。人物刻画上,扮演希特勒的冈茨圆满完成任务,在刻画希的神经质和衰弱方面非常到位,而表现出其的坚定意志和强硬方面则让人有惊喜,可以说是一个新的经典的希特勒形象。其他人物的刻画比较单薄,戈培尔夫人和埃娃相对突出,埃娃更好一点,估计这主要是剧本的原因。整部戏稍显平淡,不象《辛德勒名单》那样厚重和震撼人心,也许是欧洲电影的风格和好莱坞的差别。

    总体评价:一部值得挖掘的史诗灾难片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