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的轮回

来源:互联网 发布:股票手机交易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19:06

引子

2003,北京,“非典”,在学校最后几个月,从生活费里“挤”出了一部蓝屏SIEMENS手机,它伴随着“80后”探知社会的脚步,拉开了进入移动通信时代的帷幕。

而今,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应用、云、大数据扑面而来,智能终端已成为链接生活最为紧密的一部分。这黄金十年,运营商是“行业主导者”,从未被颠覆。

 

技术十年

十年来,技术制式从2G(GSM & GPRS/CDMA)、2.5G(EDGE/CDMA 1X&EVDO)、3G(WCDMA/CDMA2000/TD-SCDMA)、3.5G(HSPA & HSPA+/Wimax)、到4G(TDD LTE/FDD LTE);调制方式从GMSK、8PSK、QPSK、16QAM、32QAM、到64QAM;多址方式从FDMA、TDMA、CDMA、TD-SCDMA/WCDMA、到OFDMA/SC-FDMA;理论速率从171.2kbps到100Mbps;无论是覆盖、容量、效率、带宽都得到了飞跃的发展。无线口的后续技术演进已不如传输网和承载网显得那么迫切了,无线口不再是当前网络的瓶颈。

这十年最显著的技术变化是“链接”的层次。起初2G BSC间没有链接,回传网为MW/PDH/SDH,核心网业务面和控制面逐步分离;后来3G RNC之间建立了链接,回传网为ATM/MSTP/MPLS,核心网CS域和PS域彼此独立,逐步IP化;而4G eNodeB之间直接链接,并直连核心网,回传网为ASON/PTN/DWDM,取消CS域,其业务利用PS域来实现VoIP,全IP;链接已逐步扩大并下移、扁平化、集成化、IP化。

未来,从用户和终端的角度,移动网络是空无的,用户需要的只是一个接口,而这个接口是开放的,只以体验感受来区分。那时,移动网络将无限贴近IT网络,用户等于IP地址,基站等于HUB/AP,核心网等于服务器……

设备十年

十年来,接入网、承载网、核心网,国产设备都在逐步替换外企设备,有所不同的是在无线领域,2G/3G/4G可是异厂家,替换的复杂性比较突出。设备也随着制式演进而升级,从2G的单站多柜的单载波,到单柜多站的多载波,从23G分柜到SingleRAN,从可挂墙到可上塔,到刀片式,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多,以后“五制七频”全可集成;终端也从一卡一制、到一卡双待,到多制式;LTE可支持多频段,多带宽;天线也从固定到可远程电调,从单一到MIMO;还有SDN、Softmobile;设备越来越同质化、简单化、集成化。

未来,移动网络基站设备就像现在的PC,只能以外观和用户界面来区分厂家,所有的制式区别、频段区别只需要升级相应的软件系统即可完成调整,并且这个升级是远程可完成的,甚至于是一个系统自适应的……

 

业务十年

十年来,用户从“必要通话”到“随意通话”,话费逐步降低,漫游费逐步取消,从对讲到多人;从短信或彩信收费,到OTT几近免费;终端从专属移动网络到兼容WiFi,从终端由厂家独立提供到运营商定制;业务从通话和信息到流量应用,用户行为也从“完全依赖”转变为“部分依赖”。起初,2G带给人们的“新奇”和“便利”,刻骨铭心,这是“0到1”的改变;3G的数据业务,终端的智能化,尤其是视频及应用无限的缩小了终端与PC的差别,这又是“0到1”的改变;而今4G,业务的入口从门户到个性到社交,但在语音和数据两方面当前都没应用突变,或许以后能切合SoLoMo、SNS、M2M、BYOD,期待带来“0到1”的改变。现在,各运营商都提供FMC业务,ADSL/LAN加无线AP,用微信,甚至有比移动网络更好的体验,用户已用不着区分运营商了,他关注的只有业务感受。

未来,当移动网络无限贴近IT网络的时候,运营商是虚拟的,用户只关注业务,终端或者说PC只是一个界面,所有存储、系统、应用、支撑的功能将全部云化;或许只能从地域、应用来区分运营商,全世界只有几台服务器,他们分别是Google、IBM、阿里巴巴、百度……

 

下一个十年

无线口不再是瓶颈,运营商对网络的核心控制力慢慢丧失;在制衡和引导厂家方面的优势逐步沦陷;面临OTT压力,“行业主导者”的地位面临困局,举步维艰,如何应对?

管道是生命线。

运营商可培育基因向互联网公司转型,但首先应当好管道,将其及时有效的链接到目标客户,确保容量和覆盖、接入性、保持性、移动性、带宽都能满足QoS要求,并进行smartcare,提升用户体验和ARPU,管道的可靠性,智能化是运营的基础。

从全球来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几乎没有GPON/EPON/PTN/OTN,传输承载依赖MW,缺少ASON/DWDM,没有IMS,用户渗透率,智能终端普及率还很有限,这些情况同样发生在亚太、中东以及拉美的部分国家。补齐管道能力,大有作为,即便将来补齐了,移动网络是动态的,维护和管理这个管道也有很大可挖掘的空间……

共建共享和轻资产运营。

一个国家的多个运营商,在铁塔,同一个地点的多个站点,传输资源等存在重复建设。轻资产和共建共享比较好理解,这个现象在中国之外早已发生,未来空间很大,其需要的管理服务也势必面临先放后收的过程,如果再把这些共享的资产证券化、资本化……

从全球来看,如在英国,2007年Orange和Vodafone宣布共享意向;2008年T-Mobile和Hutchison 3签署3G共享协议,创建合资公司“MBNL“;2010年T-Mobile和Orange创建新公司“Everything Everywhere Limited”;在印度,Reliance已分拆出它的基础设施业务成立独立公司,并对第三方出售了5%的股权,Bharti Airtel已与其最主要的两个竞争对手Vodafone Essar和Idea Cellular共同成立了 “Indus Towers”第三方通信塔公司……

流量经营假说和资费革命。

ICT行业也必遵从市场规律,通过竞争以价格的形式将价值带给用户。MBB领域里所谓的“流量经营”如只描述在指定的时间对指定的用户的指定的业务按照指定的策略分配资源并按照指定的策略收取指定的费用,就片面了,这是一种变相的获取更高收益的手段,影响消费者权益。流量经营应该向以流量增长来促进经营的方向发展,如何促进流量增长?将智能化管道泛在连接、高带宽,来做大客户群体,并推动资费革命,向 “免费管道”加“应用收费”的模式演进,将运营虚拟化。

美国,Google已将触角延伸到FBB领域,提供免费的宽带服务;VDF明确向Verizon学习,开放网络与OTT竞合,Facebook向美国Android用户推出免费通话服务;日本,SONY旗下So-net Entertainment在东京推出了“Nuro”的光纤服务,带宽达到2Gbps ……

创造“0到1”的应用。

信息本身的价值是有限的,人们在创造信息的过程中可获得更多的荣誉、认同,包括地位和财富,而最有价值的创造是对信息的梳理、归类和分析,也就是应用。如何让更多的公司或者人参与到创造信息中来,为更多的普通大众的特定服务提供定制化的应用?

微信利用手机通信录把虚拟SNS和融入现实生活中,O2O,二维码;眼前汽车、TV、电力、医疗这样的M2M需求;移动支付、智慧城市、政府及企业客户;未来,号码将不只是运营商独有的资源,大数据就像矿物和化学元素一样成为原始材料……

 

轮回

云管端,一切才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