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IL失败的十大理由[转]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thematica mac 下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11:53

ITIL失败的十大理由
出处:中国计算机报

ITIL的规范非常详细,ITIL的各种培训班、参考书也非常多,但是这仍然阻止不了用户实施ITIL的失败。其实,凡是想实施ITIL的用户,都是对IT应用有相对比较成熟理解的用户,连他们都有实施失败的风险,那ITIL真的是拦路虎吗?

  “当然不是,没实施好是因为你走入了误区。”作为ITIL行业的资深顾问,Malcolm Fry在第二届BMC软件ITIL高层论坛上分析了ITIL实施失败的三类共十种原因。

  管理比技术更重要

  在ITIL失败的十大原因中,有五大是管理问题。首先,是管理层支持不够。ITIL实施意味着企业某些业务流程的修改,这已经不是简单的IT问题,更是管理问题。如果没有管理层的支持,没有管理层切实解决实际问题,ITIL实施不可能成功。

  其次是很多用户容易犯的错误——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复杂的流程上。用户最开始的想法是好的,觉得要制定详细流程,考虑每一个环节,做一步到位的事情。但实际上经常会事与愿违,随着流程的逐渐执行,会发现新的问题,才会有下一次的更改计划。ITIL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谁都不可能一次就完成全部设计。如果刚开始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资源在所谓的流程设计上,反倒是成为ITIL实施的桎梏。Malcolm Fry认为,流程只要6~7步就可以,不用那么复杂,完全可以执行完以后再做提升。

  三是未指定流程责任人。这个听起来好象不难,但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ITIL都会涉及到部门内部的流程建立以及部门之间的流程建立过程。部门内部协调起来相对方便,而部门之间的流程协调,则需要花费工夫。现在很多企业都是以部门为单元进行“责任人”设置,而一旦涉及到跨部门流程协调,如果不明确指定负责人,则容易陷入“三不管”,那ITIL自然也就不会成功。

  四是一种观点,这种观点在一把手看来是不可理解的——允许部门割据。其实,流程一旦跨部门,就会存在部门冲突,这个时候与其让各个部门各自为战或强迫他们做法一致,不如在承认各自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合作。

  五是优点也是缺点——雄心勃勃。实施ITIL当然是个大事情,有雄心想做好很正常,但是如果过于雄心勃勃,不考虑实际情况提出了暂时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做出看起来非常科学但是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去甚远的流程计划,会出现员工不满、流程整合水平低下等众多问题,ITIL实施当然也不能成功。

  可以说,ITIL虽然乍看起来是IT技术问题,但更多的是管理问题。

  需要整合和挖掘

  十条失败原因中,还有五条是技术因素。这其中,整合与挖掘是重点。

  第六到九条分别是未创建工作指令(只有流程,没有书面做法)、过多关注性能标准(只在意数量,忽视质量)、没能保持工作势头(工作流程改进可能需要3~5年时间,这种漫长过程对于很多用户来说难以坚持)、未审视ITIL整体框架(以偏概全,没有全面意识到ITIL依赖其他IT流程)。可以说,这四条已经是具体问题,都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用户易忽视的问题,而这种忽视有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

  第十条是一个范围更大的问题,就是很多用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视了ITIL之外的其他因素,比如COBIT(信息系统和技术控制目标)、六西格玛、CMM等,甚至连巴塞尔协议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他们是关系到企业管理甚至企业规则的要素,ITIL都在他们的框架下进行,如果忽视了它们,ITIL有可能被拖延。

  作为BMC的独立执行顾问,Malcolm Fry强调,不要把ITIL看成结束,而要把它看作复杂工程的开始,因为ITIL必须持续进行。而用户在面对各种方法时,都要有自己的意见,最好选择成套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关资料:巴塞尔协议:http://business.sohu.com/20040726/n221209359.shtml

    IT治理之--COBIT:http://blog.csdn.net/Drate/archive/2007/02/26/1514428.aspx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