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怎么翻译技术原著

来源:互联网 发布:春风得意网络剧演员表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1 08:47
         手头正在编辑的那本bill hunt和mike moran合著的《如何提高网站流量》(Driving Search Traffic to Your Companies Web Site,暂定译名)终于接近发稿阶段。老实说,这本书原著内容的确不错,该说的基本上都说了,理论和实际案例结合得不错,实用性大大地,再加上作者的鼎 鼎大名,可以说“前途一片光明”,对于菜鸟和专家都能各自收益。问题是,译稿的质量的确不怎么样,很多非常简单的句子翻译之后都能看得出"英雄本色",稍 微复杂、和美式文化密切相关的那些句子基本上就“全军覆没”,根本不像是中国人在说话。或许是我在平面技术杂志工作时间较长的缘故,一些国外杂志的译文我 编辑向来是头疼的,即便是当时的稿酬都在100元/千字以上。技术翻译不光是需要一定的技术背景,而且对于其中文功底也要求甚高,这样才真正能够基本满足 “信”和“达”的要求,即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保证通顺流畅,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可别小看了“中国习惯”这个要求,联系到千差万别、光怪陆离的各种英文 句式结构,实现起来就远非易事。通篇“用你的鼠标点击你的左键打开你的电脑中你的软件....”,估计能把正常人看得呕吐!如果不是为了凑数来多赚点稿 酬,就是英文翻译水准打死也跳不出“原始社会”。这种人,即便他再吹得天花乱坠,这蹩脚的中文早就让他“春光外泄”。因此,我有时候能从翻译的中文水平就 能够大致断定他的英文水准。尤其是在现阶段,搞技术翻译的技术背景并不是最大的障碍,那么中文的文字功底以及广博的知识面就是最终"一分高下"的定音鼓 了。
       按道理说,分析句式结构是咱们中国学生的长项。我最讨厌的语法好像记忆中从初中就“喋喋不休”,那些规则又繁复又抽象,搅得人迷迷糊糊,虽然我的英语在同 龄人当中绝对算得上中上游水平。高中三年过去,在课本和题海中英语总是在某个门槛上“走走停停”,尽管这并不妨碍我以近90分的高考成绩考上全国重点大 学。大学是我的英语水平真正突飞猛进的时期,而我最收益同时也最刻苦的第一年大学学习,为之后的20年的英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朗曼现代英语字典(英英) 逼得我倾尽全力去理解、去精炼那些英文解释,这样日复一日的阅读不光迅速提高了我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对英文单词同义词的理解更是远远超过那些背英汉字典 的同学。阅读理解力的提高对于语法分析和听力理解的促进同样是“立竿见影”的,大学四年中四六级听力考试前我从来不需要做针对性地准备,只是在头天晚上睡 觉前很随意地听听譬如半小时磁带,考试时我基本上都能把原文写下来,感觉非常轻松。想想其实很简单,每一次的查字典,相当于自己都是在进行阅读理解考试,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我从来不读英文课外书籍。因此我认为,对句式结构分析的能力,实际上应该通过大量的语言环境和阅读理解的重复来强化,而不是“硬 邦邦”的语法规则,那种传统的应试方法早就应该“寿终正寝”了。
       本科四年级时,当时的专业英语老师杨大庆没有让我们像其他的学生那样去啃枯燥无趣的学报式英语,而是独辟蹊径地替我们挑选了航空动力学鼻祖冯卡门的自传 《风云际会》(The Wind and Beyond)的部分章节。上面照片最右边的美国人就是冯卡门。课堂上杨大庆随机叫起学生来朗读并翻译,我是他最喜欢点名的学生。自己的快速断句以及敏捷 的反应就是那个时候锻炼出来的。如今的杨老师早已身处大洋彼岸,可能不会想到以前的这个学生从心底对他有多么感激。
       冯卡门介绍:
西 奥多·冯·卡门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博士是他的学生,并尊称冯·卡门是 “全世界闻名的工程力学和航空技术权威”。冯·卡门在一生艰苦研究的基础上,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有过很多重要的预见,后来都一一成为现实,例如超声速飞 行、远程导弹、全天候飞行、卫星……
        闲话少扯,这几天我会把《网站流量大提速》这本书中一些比较精彩的片断挑选出来,让大家先读为快吧。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