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协议

来源:互联网 发布:.exe软件脱壳工具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19:53

定义:HTTP是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简写,它是TCP/IP协议的一个应用层协议,用于定义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交换数据的过程。

版本:1.0与1.1

区别:在HTTP1.0协议中,客户端与web服务器建立连接后,只能获得一个web资源。

HTTP1.1协议,允许客户端与web服务器建立连接后,在一个连接上获取多个web资源。

HTTP请求

客户端连上服务器后,向服务器请求某个web资源,称之为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了一个HTTP请求。

格式:GET /books/java.html HTTP/1.1     ç请求行

Accept: */*

Accept-Language: en-us

Connection: Keep-Alive

Host: localhost                  ç多个消息头

Referer:http://localhost/links.asp

User-Agent: Mozilla/4.0

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ç一个空行

                                                                                            ç请求实体

         请求行:请求行用于描述客户端的请求方式、请求的资源名称,以及使用的HTTP协议版本号

请求方式:用户如没有设置,默认情况下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的都是get请求,例如在浏览器直接输地址访问,点超链接访问等都是get,用户如想把请求方式改为post,可通过更改表单的提交方式实现。

GET与Post提交的区别

不管POST或GET,都用于向服务器请求某个WEB资源,这两种方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数据传上

1、如请求方式为GET方式,则可以在请求的URL地址后以?的形式带上交给服务器的数据,多个数据之间以&进行分隔,例如:GET /mail/1.html?name=abc&password=xyzHTTP/1.1

2、GET方式的特点:在URL地址后附带的参数是有限制的,其数据容量通常不能超过1K。

3、如请求方式为POST方式,则可以在请求的实体内容中向服务器发送数据。

Post方式的特点:传送的数据量无限制。

         消息头:用于描述客户端请求哪台主机,以及客户端的一些环境信息等

Accept: 用于告诉服务器,客户机所支持的数据类型

Accept-Charset: 用于告诉服务器,客户机所采用的码表

Accept-Encoding: 用于告诉服务器,客户机所支持的数据压缩格式

Accept-Language: 用于告诉服务器,客户机的语法环境

Host: 用于告诉服务器,客户机想访问服务器哪台主机

If-Modified-Since: 用于告诉服务器,客户机对于资源的最后缓存时间

Referer: 用于告诉服务器,客户机是从哪个页面去访问服务器的  (防盗链)

User-Agent: 用于告诉服务器,客户机的机器环境(例如所使用的操作系统,浏览器版本号)

Cookie:客户端通过这个头字段,可以带一些数据给服务器

Connection:客户端通过这个头字段告诉服务器,请求完成后,是保持链接还是关闭链接

Range:指示服务器只传输一部分Web资源。这个头可以用来实现断点续传功能。

Range字段可以通过三种格式设置要传输的字节范围:

Range:bytes=1000-2000     为传输范围从1000到2000字节。

Range:bytes=1000-    为传输Web资源中第1000个字节以后的所有内容。

Rangebytes=1000     为传输最后1000个字节。

 

HTTP响应

一个HTTP响应代表服务器向客户端回送的数据

格式:HTTP/1.1 200 OK                       ç状态行

Server: Microsoft-IIS/5.0

Date: Thu, 13 Jul 2000 05:46:53GMT

Content-Length: 2291                  ç多个消息头

Content-Type: text/html

Cache-control: private

                                    ç一个空行

<HTML>

<BODY>                              ç实体内容

……

         状态行:状态行用于描述服务器对请求的处理结果。

                   格式:HTTP版本号 状态码 原因叙述<CRLF>

                  举例:HTTP/1.1  200  OK

                   状态码:用于表示服务器对请求的处理结果,它是一个三位的十进制数。响应状态码分为5类。

                   100~199:表示成功接收请求,要求客户端继续提交下一次请求才能完成整个处理过程。

                   200~299:表示成功接收请求并已完成整个处理过程,常用200(完美请求)。

300~399:为完成请求,客户需进一步细化请求。例如,请求的资源已经移动一个新地址,常用302(让客户端找别人)、307(让客户端找别人)和304(要求客户拿缓存)。

400~499:客户端的请求有错误,常用404(找不到)。

500~599:服务器端出现错误,常用 500(服务器错误)。

消息头:消息头用于描述服务器的基本信息,以及数据的描述,服务器通过这些数据的描述信息,可以通知客户端如何处理等一会儿它回送的数据。

Location:这个头通常配合302状态码使用,服务器使用这个头告诉浏览器去找谁

Server:服务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浏览器,服务器的类型

Content-Encoding:服务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浏览器,数据的压缩格式(gzip)

Content-Length:服务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浏览器,回送数据的长度

Content-Language:服务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浏览器,回送数据的语言环境

Content-Type:服务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浏览器,回送数据的类型

Last-Modified:服务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浏览器,数据的最后修改时间

Refresh:服务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浏览器,多长时间定时刷新

Content-Disposition:控制浏览器以下载方式打开回送的数据

Transfer-Encoding:服务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浏览器,数据是以块方式回送的

Expires:控制浏览器缓存数据的时间(-1或0,代表控制浏览器不要缓存)

Cache-Control:no-cache 

Pragma:no-cache  以上三个头一起用,就可以控制所有的浏览器不要缓存数据

Accept-Ranges:这个字段说明Web服务器是否支持Range支持,则返回Accept-Ranges: bytes,如果不支持,则返回Accept-Ranges: none.

Content-Range:指定了返回的Web资源的字节范围。这个字段值的格式是

例子: Content-Range:1000-3000/5000   (1000-3000字节总共5000)

实体内容:代表服务器向客户端回送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