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Pattern: Bridge 模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c os 10.13下载地址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11:49

  学习是分享和合作式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wdzxl198/article/details/9417183;

文章摘自: http://www.riabook.cn/doc/designpattern/;

在 Gof 的书中指到Bridge模式的目的:“将抽象部份与它的实现部份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
这句话写得简短,这边再作进一步的解释,抽象部份指的是行为方面定义,实现方面指的是与特定平台相依的代码实现。
一个实际的例子在Gof书中有提到,假设您定义了一个IWindow介面,这个介面只定义一些抽象的绘图行为,而不涉及平台的实作,今天您可以继承这个类 来开发适用于X Window的XWindow类,也可以继承这个类来开发适用于Windows XP系统的WindowsXP类,为了善用系统资源,您在实作IWindow介面时,会将与系统相关的实现代码撰写在介面的实作中。

Bridge

假设今天您继承了IWindow介面撰写了一个I3DWindow介面,当中扩充一个drawBox()方法用于3D图形的绘制,简单的说, I3DWindow介面扩充了抽象行为,为了让实现I3DWindow的类别也能在XWindow与Windows XP两个不同的系统中运行,您必须再度撰写与系统相关的实现代码。

Bridge

简单的说,抽象行为定义与平台相关实现混杂在一起了,为了将抽象部份与它的实现部份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您可以使用以下的结构。

Bridge

在上图的右边中,与平台相关的实现部份,被与右边抽象行方面的发展分开了,左边的抽象部份您可以一直发展下去,而不再因为绑定了平台特定实作方法,而使得整个结构越来越失去弹性。
Bridge模式的 UML 类别结构图如下:

Bridge

Edit by Atlas,

Time: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