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窑生菜会

来源:互联网 发布:企业网站cms系统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1 07:18
  官窑镇位于南海北部,与三水、花都接壤。古时素称为南粤辗转中原的中枢,享有“百粤通衢”的美誉。官窑是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驿。官窑,源于唐朝末年五代十国梁朝末帝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刘在广州称帝建立南汉小王朝,得知官窑一带陶土资源丰富,民间制陶业相当发达,于是派员到官窑属地镇龙圩(即和顺逢冲)文头岭,兴办了一家规模较大的陶窑。因是官府所办,故称官窑。
  官窑的地理位置和多元文化的交汇,并历经悠悠历史长河的荡涤,沉淀并形成了官窑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最为突出的是源于明代、兴于清代、盛于民国,并延续至今,延绵近600年闻名遐迩的官窑生菜会。
  生菜会是南海官窑独特的民俗文化庙会,每年农历的正月廿六日为观音开库,信众赶往白衣观音观音庙借库或还库,并有吃生菜包的习俗,以求子孙、求发财为参神的主要目的。
  清代宣统庚戌年续编的《南海县志》的卷四之舆地略三中第二十三页风俗篇中,非常详细记载了官窑生菜会的盛况:“金利司官窑乡有白衣观音庙,庙临河、后倚冈。俗传正月廿六日为观音之开库之期,故该庙每年是日开库。庙前雇梨园一部,灯火连宵,笙歌达旦,前后数日,远近到庙祈祷者,络绎不绝,士女去集,画舫塞河。祷毕籍藁坐地,以蚬肉拼饭生菜包食之,云取生子之兆,故俗人多挈眷往祷迩来。小轮日盛,逐利者多凭小轮以备香客来往,每日小轮十余艘,往返五六次,仍异常挤拥,游人之多,可与悦城之龙母诞,波罗之南海神诞,鼎足而三。”。清末民初更被著名画家以民俗风情画形式发表在上海《申报》附送的《点石斋画报》上。
  凤山白衣观音庙建于唐代,位于官窑水道河畔,颇有名气,当年,苏东坡曾到此游览,并留下诗句,民间传诵至今。据说这尊白衣观音大士不但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还给人送子。每到正月廿六,善男信女入庙朝拜观音,祈福许愿,求子者,必到摸仔岩,伸手入小水池中摸,摸得螺者生子(男孩),摸得蚬者生女。朝拜者还观戏、听曲(庙前搭棚演戏,唱八音),非常热闹。午后,来到庙后空地的生菜档摊吃生菜包,取其“包生”之意。
  生菜是本地种植可生吃的绿叶蔬菜,民间喜用生菜作吉祥物,取其“生”意。如除夕,家家以有头生菜压年,喻意来年“生财有道”。正月初一的祭神贡品有一道斋菜,也必用生菜煮斋;年初二,外嫁女回娘家拜年,返夫家时,也必用有头生菜一至两棵,用红纸压面,让女儿带回;佛山的风俗,长辈生日,早上也用生菜粥作早餐;喜庆开张,请狮恭贺,必以生菜作采青用。官窑当时吃生菜包还有讲究,必须席地而坐,生菜包的风味独特,吃法是:洗净生菜,剥成一片片菜叶,炒几样风味小菜。每菜都有个吉利寓意,如酸菜炒蚬肉,寓意为显达;茨茹煮猪肉,寓意生个胖男孩;粉丝虾米,寓意长命宝贵;把白饭炒香,放炒饭及各样小菜于菜叶内,蘸上海鲜酱,包成小包即可食用。生菜包脆嫩爽口,色香味俱全,大人小孩皆大欢喜,吃香津津有味。据说,生菜会之日吃生菜包,则一年顺景,生龙活虎,人财两旺。
  而游神和抢花炮乃生菜会的“重头戏”,最为热闹。是日主事者组织村民抬着“天后”、“观音”、“北帝”、“财神”等菩萨出游,队伍找幡持牌鸣锣开道,供人膜拜,万人空巷。
  正月廿七日,按例大烧神炮,烧炮地点在现广东工业贸易学校与官窑二中之间土名为“站岗头前大哒地”的空地。现场人山人海,抢者观者万头攒动。神炮大如竹筒,腰间系铜圈,凿刻有“五谷丰登”等吉祥语,炮响圈飞,直冲云宵。抢炮者以村的堂号或同宗为组织,以精壮人士统一涂红手或绑绳等为标记,有计划、有指挥,抢夺传接有译,互相呼应,高声吆喝,志在必得,争夺的激烈程序比现今美式橄榄球赛有过之而无不及。
  神炮原为五炮,为六炮,头炮、二炮、三炮、四炮、五炮,后于民国20年左右,第三炮飞起后铜圏掉入鱼塘中,主办方凤山古庙便应众再烧,就临时加了个名为“闰三炮”的神炮,从此延续下来而改为连放六炮。因此,信众以抢得闰三炮最为金贵,将该炮又名丁财炮。
  得炮者选到庙中主事者处报炮号,当日暂不取。正月廿八日举行隆重的“迎炮”仪式,以烧鞭炮为醒狮开路,浩浩荡荡前往凤山白衣观音庙迎炮。迎取物为一红木镜屏画,上书炮号,高80公分左右,下有一底座,需两至四人抬起。迎回后供奉于祠堂。若以同宗堂号为组织的,一般各村轮流供奉数月。抢得神炮者,必须在次年生菜会期前还炮。一般在正月廿三日兴行“还炮”仪式。还炮既可将去年得到的镜屏还给白衣庙,也有新做一个同样的镜屏酬还,通常得炮各村为了留住好彩头都会采取后一种方式。还炮照例要以鞭炮、醒狮、锣鼓浩浩荡荡地送到白衣庙。
  1968年“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运动”中,延绵500多年香火的白衣神庙被人为摧毁,庙中菩萨都被砸烂并扔进江中。因而故朝拜白衣观音之举被废,但民间逢新年和正月廿六吃生菜包的习俗仍一直留存。
  1986年官窑党委决定复办生菜会,并成立总指挥部。当时有诗一首颂之,诗曰:“戊辰春日闹元宵,九八龙狮取官窑。技献高台分六座,鸣炮天外越重宵。县会南三花近客,赛迎港澳海华侨。今兴生菜升平治,乐与民同国富饶”。复办后的生菜会改在新年元宵举行,一来可以方便海外乡亲回家过年顺便参加,二来便于生菜会后马上投入开春生产,不会影响农业生产,故将生菜会的会期定于正月十五元宵节举行。当时还保留烧炮和抢炮的习俗,将铜圈改为降落伞的形式。后鉴于当年民间抢炮场面十分混乱,出现了各村不惜爬树争抢的不安全行为,最终在次年即1987年取消这一传统项目,至今没有恢复。
  后来,官窑生菜会的节目,也越来越适应时代发展而进行不断创新,增加了大巡游、时装表演、游园会、文艺晚会、烟花汇演等等系列活动,可谓精彩纷呈。改革开放后的每年生菜会,官窑都将生菜会办成招商和联络乡谊的盛会,政府和各部门都邀请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回乡共叙乡情,借此交流经济信息,洽谈合作项目。近年更将吃生菜包的环节进行创新,每年都举办“千人生菜宴”,在官窑高中筵开百席,邀请海外乡亲、投资官窑的商人等共赴生菜宴,场面热闹如过年。可以说,如今的生菜盛会一改过去膜拜神祇的迷信习俗,成为融经济、文化娱乐于一体的新型的民间文化娱乐盛会。
  2006年官窑人将“官窑生菜会”申报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附:狮王争霸赛图片
官窑生菜会  官窑生菜会  官窑生菜会  官窑生菜会

官窑生菜会  官窑生菜会  官窑生菜会  官窑生菜会

链接:
  官窑生菜会曾扬名晚清报纸
  千斤生菜 “备战” 官窑生菜会
  10万市民同赴官窑生菜会
  官窑生菜会申报省非遗
  岭南写真:记者走访久负盛名的广东南海生菜会
  Google:官窑生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