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RM与RMVB的原因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c重新安装系统好慢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8:00

MKVTSAVIMPEG-4H.264大行其道的今天,居然还有一个地区依然流行RMVB那就是亚洲,尤其是中国,特别是中国大陆。实在很奇怪,在相同的占用空间之下,H.264能提供比RMVB更加清晰的画面,而且如果使用MKV封装的话可以把字幕嵌进去,还能随意选择是否显示字幕。不过,由于很多人经常看RMVB,于是变得见怪不怪,甚至专门选择RMVB。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最初的时候(大概是2000年)有很多人在录制日本动漫时都采用RMVB格式,然后加上字幕再传播,当时又处于RM格式的流行时期,于是那些人习惯了使用RMVB,至今不变。

他们用RMVB很有「理由」:

    “影片较小;有字幕;播放器能播。有人已经把RMVB与动漫、电影划上等号。

其实,现在更流行的H.264编码之后的影片同样很小,而且在相同大小下能提供更好的画质;若要字幕,只要使用MKV就可以把字幕嵌入到影片当中;现在各种主流播放器全都
可以播放H.264的影片。

现在有很多国外电视剧,比如英剧、美剧,本来他们在传播的时候基本上都是AVIMKV,不是MPEG-4就是H.264,有些甚至已经有了英文字幕。一旦到了中国大陆,就会有一群人(准确地说是好几堆「字幕组」)翻译完字幕之后就把影片转为RMVB,甚至本来是720p1080p附带字幕的 MKV都要转为RMVB720p1080p,而不是将原先的MKV的英文字幕替换或新增中文字幕。明摆着更方便、更快捷、更简单的方法不做,非要绕个大圈而且还把画质变得更差,但影片本身的占用空间却变化不大,有些甚至更大,这真是很奇怪的行为。

再转一段,取自某动漫论坛“[color=red]MP4取代RMVB的讨论[/color]”

首先需要对几个概念进行说明。MP4ISO14496规定的一种容器格式,我们这里指的MP4是使用H.264/AVC+AAC编码的,且 H.264/AVC编码器一般是x264(一种开源的H.264/AVC编码器);但并不意味着MP4只能使用H.264/AVC+AACRMVB RealNetworks的一种私有容器格式,目前我们常见的RMVB一般使用RealVideo10+AAC(RealAudio10)编码。

因为MP4RMVB的音频通常使用的是同样的编码,因此MP4RMVB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视频编码上。其实,RV10(乃至RV9)本质上与 H.264/AVC系出同源:“Based on AVC (H.264)”,这是RV40Codec InfoRV10/RV9借鉴了当时尚在制定中的H.264/AVC草案,某种意义上,RV10可以看作是加入了B-FrameH.264/AVC BaselineProfile。因此,RV10/RV9H.264/AVC先天上有着类似的优劣势和特点,诸如压缩效率较高、编解码效率(这里指速度)较低、画面倾向于模糊等等。有道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优胜劣汰RealNetworks6年的不思进取和固步自封,和x264的开放与高速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让曾经的低码率王者RMVB优势不再。

视频格式的优劣,主要体现在压缩效率(画面)、编解码效率(速度)、软硬件支持等方面。压缩效率上的优劣,请参阅我的译文《寻找最适合动漫的视频编码》(妇联评论
2009
92日刊)。一般认为(或许RealNetworks不会承认吧),目前不论在多大的码率段,同片源、同码率、同编码速度比较,x264都优于 RealProducer(本质上说RV只有一家编码器,不管他挂着Helix还是Real的旗号)。再看解码,目前H.264/AVC有着许多优秀的解码器,比如高速的CoreAVC、开源的libavcodec、微软Windows7自带的解码器等等,而且还能使用DXVA等硬解码,基本上,任何一个(新版本的)播放器都能支持H.264/AVC解码;RealVideo由于其私有性,只有Real官方的解码器和开源的libavcodec两个选择,不能硬解,前者的新版本不能被第三方调用,同时还涉及合法性问题;后者对RV10/RV9的部分特性支持不好(结果是画质很差)。而且,RealVideo的解码器性能都比较低下,同分辨率、同码率比较,RealVideo解码资源占用较大。在硬件支持方面,几乎所有的新型掌上设备、BD播放机、游戏机等等都支持H.264/AVCMP4;而由于授权问题,支持RMVB的则相对较少。另外,现在领先的在线视频比如FlashVideoSilverlightHTML5均一定程度上原生支H.264/AVCMP4。因此,不论从什么方面看,RMVB都没有优势。

RMVB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先入为主的消费惯性优势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RMVB之所以能够占领如此大的市场,俘获如此多人的芳心,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曾记否
RMVB也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时值中国宽带起步初年,广大网民迫切需求一种高压缩比的视频格式,RMVB的横空出世解决了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相对匮乏的带宽资源的矛盾,赢得了口碑和认可。但时过境迁,随着H.264/AVC标准的制定和发展,特别x264的不断进步,RealVideo已是明日黄花,再无优势可言。

我们清楚,要打破消费惯性,难度是很大的。但我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RMVBMP4的差距是明显的,历史终究是要向前走的。这里借用伟大诗人屈原的一句离骚: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

也希望各字幕组的压制同仁,能跟我们一道: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也。

个人的看法:

不可否认,由于起历史原因,现在很多很老的片子依旧只有rm/rmvb这种格式的存在,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新片,就没必要选择rmvb了,追求小体积,不必执着于rmvb,可以有x264编码的MiniSD或者MP4,相同的体积,效果比rmvb更好;追求高清,就更没必要选择那rmvb720p1080p了,首先rm/rmvb是网络环境不好时的产物,其目的在于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小的体积,达到勉强清晰的画质。这么多年过去了,这种格式应该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rmvb格式的720p1080p的体积一般也都有1-2G,这种体积明显有更好的选择,比如CMCT早期的720px264编码,码率是一般正常的720p的一半左右,体积自然也是一般左右,还有就是时下很流行的BDrip,压制的好的话,在笔记本上观看的效果,堪比一般的720p。追求高清,就没必要选择rmvb这种格式。不追求高清,看重体积,就要逐步放弃rmvb,选择更好的替代品。有感于版上的讨论,自己也是一步步由rmvb转向高清的,很有感触。曾几何时,也收藏了很多rmvb,还向人炫耀,如今想想,当初的自己该是多么的幼稚。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