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编程中的框架

来源:互联网 发布:桌面数据恢复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18:11

  买房子常听到“这房子是砖混结构还是框架结构?”的问题。框架结构的房子,是先用混凝土或钢材将梁和柱等连接起来构成承重体系,然后再用空心砖等材料在需要的地方填充起来做成墙。这种结构的建筑施工的周期短,房子的质量好,大型的建筑常用这种结构。我们观察工地发现,工人盖楼房就是在搭框架,好像哪个楼都差不多,但经过后期的分隔和装修之后,建筑的功能却又各异。这些不同的功能,依赖于搭好框架以后的工作。

  因为初学者对整个程序的结构把握起来有困难,我在给大一的学生布置作业时,会给出部分的代码,反映整个程序的骨架,学生只要将其中缺少的一部分填上即可。给出的这一部分代码,可以称得上是最简单的框架,降低了学生做作业的难度,不至于频受打击,至少是可以少写些代码了。

  在软件项目的开发中,具有一定规模的软件系统已经非常复杂,涉及到的问题也很多,开发周期也变得更长。而同类的软件,如不同机构的主页,在结构上有很多的雷同之处,区别只在于核心的业务实现部分。于是,将这些雷同的部分抽取出来,往往对应的就是关于软件整体结构的部分,形成的就是同类软件中可以重用的软件框架。有些大的公司和机构专门研究工程中的共性问题,将框架作为他们的产品推出。在软件项目开发中,技术人员使用成熟的框架,只需要集中精力完成系统的业务逻辑设计即可。这相当于盖楼时直接吊装来一个现成的建筑框架,让别人先期帮你完成一些基础工作,你所做的是根据具体的需要,在框架中砌墙,以及做装修。框架一般是成熟、稳健、安全的,经过了很多人使用,有良好的结构,在系统质量方面占有优势。框架其实就是某种应用的半成品,供你选用完成你自己的应用系统。这样,软件项目开发也像是做填空题,降低了难度,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质量。

  按照软件工程的术语,框架是可以复用的设计构件,规定了应用的体系结构,阐明了整个设计、协作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责任分配和控制流程。也有人给出定义:框架是在一个给定的问题领域内,一个应用程序的一部分设计与实现。

  目前流行的大部分语言在开发时都可以利用框架。Java语言在J2EE开发中常用Spring框架,在开发web应用时可以使用Struts框架,还有为数众多的开源框架支持Java语言在不同领域的开发。.NET框架是由微软开发,是一个致力于敏捷软件开发、快速应用开发、平台无关性的软件开发平台,主要的语言是C#。支持PHP web程序开发的框架也为数众多,Zend框架在开发社区中有大量的追随者。著名的Ajax框架整合了JavaScript、XML、CSS等已有技术,成为创建交互式web应用的主要开发技术。对于各种成熟的IDE,也为框架提供了支持。开发一个程序,常常从先设置框架开始。IDE中提供了模板,或者向导程序,通过用户自行选择一些参数,从而生成定制化的框架,供开发者进一步开发使用。

  了解了框架的初学者,常有的疑问是:“我刚接触计算机语言和程序,是否需要学习框架?”我的观点,可以暂缓。编程的基本功和核心能力,不涉及框架。在一般性程序设计学习中解决,而到了要学习做项目的阶段,框架才成为必要的选择。具备了较强的程序设计的一般能力,为理解和掌握框架提供了支持,才能够用好框架,也能带来学习的良好感受和较高效率。如果有机会,有额外的精力,可以在课外对框架进行先行体验。与框架类似和相关的话题,还有模式、架构,解决的也是大型软件生产中的质量、效率问题,这些可以放在高年级的时候解决。对于专业的学生,并不是会使用框架就可以的了。要从事应用开发领域的工作,应该能够驾驭框架,这需要对语言、编程方法有深刻理解,需要建立在对计算机和软件的体系结构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这是学习各种专业基础课要达到的目标。在我的学生中,就业出现困难的,往往是基础课没有投入学习,而临到毕业季就业潮了,匆忙从框架入手去学,纵使找得着工作,不论在工资上的差距,要想在行业中立足,也需要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再加倍努力了。


本文来源:《逆袭大学——传给IT学子正能量》一审过后,要压缩篇幅,将整理过的文字登在些处共享。

==================== 迂者 贺利坚 CSDN博客专栏=================

|==  IT学子成长指导专栏  专栏文章分类目录(不定期更新)    ==|

|== C++ 课堂在线专栏   贺利坚课程教学链接(分课程年级)   ==|

======== 为IT菜鸟起飞铺跑道,和学生一起享受快乐和激情的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