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妙门 笔记

来源:互联网 发布:ios11软件无法连接网络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5:26

   止观在心上用功夫,本章在息上用工夫,是彻始彻终的方法。修是方法,证代表达到的境界

数:

修数: 

       原文: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

        调息(不涩不滑,只要每天好好观呼吸,自然就会调整)后

       安详徐数,从1到10

        摄心在数,勿令驰散 (将心住于鼻端, 心忽它想,立刻收回,重新开数)        

证数: 

       原文: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住息缘,觉息虚微,心相渐细。

              从一到十,不加功力,心注息缘: 心可以自然而然地从一数到十,而不产生妄念。 因为没妄念,所以数不需要断掉,心完全安住在呼吸的所缘境

              觉息虚微,心相渐细:感觉呼吸若有若无,绵绵密密,此时好像没有呼吸

       一旦注意于呼吸,就想控制它的出入息,原本自然,反而变得不自然了,这是过程,很正常的。要在这过程中渐渐去体会,学习不要控制,让呼吸自然进来和出去。这样以后在世间,你只是很专心地看事情,而不会干涉,心就不会散乱,这时候心相就是不染、不杂、不疑。

      数息七阶段:

      1. 心很散乱,没法专心,而且还控制呼吸 (已经过了)

      2. 数息数字有时候会断掉,有时到10; 有好几个心, 一个主要的在观呼吸,但不是很专心,还会断掉,其他在想其他事; 这一阶段还是有妄念

      3. 数息能连续专心,一次数能到十分钟之上,且数字不会断掉;但是旁边还有妄想

      4. 虽然有妄念,但全部被正念拉过来,被导正了

      5. 有三个观念还没断,一个是数息的我,一个是呼吸,一个是数字。因为你数的很专心,这三个观念在心里也不断存在

      6. 数目和呼吸统统忘掉,没有自我,没有呼吸,没有数字,这三者取消,只剩下纯粹一心

      7. 无: 身心世界 全部不见,时间和空间都粉碎了。从恶念到善念,再到正念(良知,非善非恶,一颗觉知的心),再到无念

    以上七个阶段好好修下去,就囊括全部佛法了

随:

修随:

       原文:患数为麤,意不欲数,尔时行者,应当放数修随。舍前数法,一心依随息之出入,摄心缘息,知息入出,心住息缘,无分散意。

       条件:当你的意念修的很细时,就不愿再数了,可以开始修随

       一心随息的出入:只是观察呼吸,不要引导它,勿忘勿助;

       摄心缘息,知息出入:注意力放在鼻端,知道现在是呼气还是吸气

证随:

       原文:心既微细,安静不乱,觉息长短遍身入出,心息任运相依,意虑恬然凝静。

        心既微细,安静不乱:心越来越细,很平静,完全不散乱

       觉息长短遍身入出:呼吸长短不重要,正念重要,最后因为呼吸很细,心也很细,就变成全身呼吸(呼吸若有若无)

        心息任运相依:心专注于呼吸,所以你的心变粗的话,呼吸也会变粗,反过来也是,所以要让呼吸变细

        意虑恬然凝静:一直深入,心变得凝结,寂静

止:

修止:

        原文:觉随为麤,心厌欲舍,如人疲极欲眠,不乐众务,尔时行者应当舍随修止。息诸缘虑,不念数随,凝寂其心。

        条件:觉得随有点粗了,心也定了,不想再修,因为随有个观念(现在是呼气还是吸气),应该把心放下来修止

        息诸缘虑,不念数随: 把所有想要的事情放下,把所有念头停下,数和随都不修

        凝寂其心:停止你的心

证止:

        原文:觉身心泯然入定,不见内外相貌,定法持心,任运不动。

        不见内外相貌:看不到外边世界,也看不到内在世界

        定法持心,任运不动:不需用力加持,自然就能不动

到这地步,要知定境虽好,必须用心返照,令它明了,要修观

观:

修观:

        原文:于定心中,以慧分别,观于微细出入息相,如空中风。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实,心识无常,剎那不住,无有我人,身受心法皆无自性,不得人法,定何所依。

        观于微细出入息相:于定中用慧细细审视,微细的呼吸如空中的风,了无实在

        皮肉筋骨,三十六物:观察后发现好像芭蕉一样,是空心的,不净的(不净观)

        心识无常:心是无常的,不会停留刹那    

        皆无自性:没办法独立存在,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因缘观)

        定何所依: 破除我执,相当于数息的第六阶段

证观:

        原文:如是观时,觉息出入遍诸毛孔,心眼开明,彻见三十六物及诸虫户,内外不净,剎那变易,心生悲喜,得四念处,破四颠倒。

        息出入编诸毛孔: 呼吸在所有毛孔中通通打通

        心眼开明: 心开意解,广大无边

        得四念住,破四颠倒: 四念住是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年住;四颠倒是常 乐 我  净

此处的止观与上面略不同,上面是从心下手,这里是从息下手

还:

    修还:还归于心的本源

净:

    修净:一心清净,不起分别

    证净:心如止水,妄想全无,真心显露

    以上六妙门,数与随为前修行,止与观为正修行,还与净为修行的结果,因此六门中,以止为主,观只是帮助这个止,让它明了,最后达到净和还的结果

 

初步先按照数、随、止、观、还、净一个一个修上去,修会了之后,你面临生活中的各种状况时,取最适切的其中一法来修。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