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构函数的调用

来源:互联网 发布:军犬网络舆情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31 19:24

看到这样一个例子:

class B{private:int data;public:B(){cout<<"default constructor"<<endl;};~B(){cout<<"destructed"<<endl;};B(int i):data(i){cout<<"destructed by parameter:"<<data<<endl;};B play(B b){return b;};};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B play(5);system("pause");return 0;}
运行后输出为:

destructed by parameter: 5

destructed

         那么都有哪些情况会调用析构函数呢?

1. 当用new运算符动态地建立了一个对象,必须显式用delete运算符来释放该对象(以免造成内存泄露),此时会调用该对象的析构函数

     另外,个人理解,new跟delete必须同时出现,new开辟新空间,delete释放空间,否则会造成内存泄露。

2.如果在一个函数中定义了一个对象(它是自动局部对象),当这个函数被调用结束时,对象应该释放,在对象释放前自动执行析构函数。

3.static局部对象在函数调用结束时对象并不释放,因此也不调用析构函数,只在main函数结束或调用exit函数结束程序时,才调用static局部对象的析构函数。

4.如果定义了一个全局对象,则在程序的流程离开其作用域时(如main函数结束或调用exit函数) 时,调用该全局对象的析构函数。

      析构函数的作用并不是删除对象,而是在撤销对象占用的内存之前完成一些清理工作,使这部分内存可以被程序分配给新对象使用。程序设计者事先设计好析构函数,以完成所需的功能,只要对象的生命期结束,程序就自动执行析构函数来完成这些工作。

      看了一组简单的例子,简单容易理解,可以看看:http://www.cnblogs.com/daoluanxiaozi/archive/2011/12/09/2281796.html

      析构函数的作用并不仅限于释放资源方面,它还可以被用来执行“用户希望在最后一次使用对象之后所执行的任何操作”,例如输出有关的信息。这里说的用户是指类的设计者,因为,析构函数是在声明类的时候定义的。也就是说,析构函数可以完成类的设计者所指定的任何操作。

注意:析构函数不返回任何值,没有函数类型,也没有函数参数。因此它不能被重载。一个类可以有多个构造函数,但只能有一个析构函数。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