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exit()和exit()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中国国家话剧院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7:00
作为系统调用而言,_exit和exit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究竟相似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从Linux的源码中找到答案:  
#define __NR__exit __NR_exit /* 摘自文件include/asm-i386/unistd.h第334行 */ 
  
"__NR_"是在Linux的源码中为每个系统调用加上的前缀,请注意第一个exit前有2条下划线,第二个exit前只有1条下划线。   
这时随便一个懂得C语言并且头脑清醒的人都会说,_exit和exit没有任何区别,但我们还要讲一下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它们在函数库中的定义。_exit在Linux函数库中的原型是:  #i nclude<unistd.h> 
 void _exit(int status); 
  
和exit比较一下,exit()函数定义在stdlib.h中,而_exit()定义在unistd.h中,从名字上看,stdlib.h似乎比 unistd.h高级一点,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_exit()函数的作用最为简单:直接使进程停止运行,清除其使用的内存空间,并销毁其在内核中的各种数据结构;exit() 函数则在这些基础上作了一些包装,在执行退出之前加了若干道工序,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些人认为exit已经不能算是纯粹的系统调用。   
exit()函数与_exit()函数最大的区别就在于exit()函数在调用exit系统调用之前要检查文件的打开情况,把文件缓冲区中的内容写回文件,就是"清理I/O缓冲"。   
在Linux的标准函数库中,有一套称作"高级I/O"的函数,我们熟知的printf()、fopen()、fread()、fwrite()都在此 列,它们也被称作"缓冲I/O(buffered I/O)",其特征是对应每一个打开的文件,在内存中都有一片缓冲区,每次读文件时,会多读出若干条记录,这样下次读文件时就可以直接从内存的缓冲区中读取,每次写文件的时候,也仅仅是写入内存中的缓冲区,等满足了一定的条件(达到一定数量,或遇到特定字符,如换行符和文件结束符EOF),再将缓冲区中的 内容一次性写入文件,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文件读写的速度,但也为我们编程带来了一点点麻烦。如果有一些数据,我们认为已经写入了文件,实际上因为没有满足特定的条件,它们还只是保存在缓冲区内,这时我们用_exit()函数直接将进程关闭,缓冲区中的数据就会丢失,反之,如果想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就一定要使用exit()函数。   
请看以下例程:  
/* exit2.c */ 
#i nclude<stdlib.h> main() { 
 printf("output begin"); 
 printf("content in buffer");  exit(0); } 
  
编译并运行:  
$gcc exit2.c -o exit2 $./exit2 
output begin 
content in buffer  
/* _exit1.c */ 
#i nclude<unistd.h> main() { 
 printf("output begin"); 
 printf("content in buffer");  _exit(0); } 
  
编译并运行:  
$gcc _exit1.c -o _exit1 $./_exit1 output begin 
  
在Linux中,标准输入和标准输出都是作为文件处理的,虽然是一类特殊的文件,但从程序员的角度来看,它们和硬盘上存储数据的普通文件并没有任何区别。与所有其他文件一样,它们在打开后也有自己的缓冲区。  
此外,另外一种解释: 
简单的说,exit函数将终止调用进程。在退出程序之前,所有文件关闭,缓冲输出内容将刷新定义,并调用所有已刷新的“出口函数”(由atexit定义)。 _exit:该函数是由Posix定义的,不会运行exit handler和signal handler,在UNIX系统中不会flush标准I/O流。 


简单的说,_exit终止调用进程,但不关闭文件,不清除输出缓存,也不调用出口函数。 共同: 

不管进程是如何终止的,内核都会关闭进程打开的所有file descriptors,释放进程使用的memory!  note: 
在由‘fork()’创建的子进程分支里,正常情况下使用‘exit()’是不正确的,这是 因为使用它会导致标准输入输出的缓冲区被清空两次,而且临时文件被出乎意料的删除(译者注:临时文件由tmpfile函数创建在系统临时目录下,文件名由系统随机生成)。 
在C++程序中情况会更糟,因为静态目标(static objects)的析构函数(destructors)可以被错误地执行。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守护程序,它们的父进程需要调用‘_exit()’而不是子进程;适用于绝大多数情况的基本规则是,‘exit()’在每一次进入‘main’函数后只调用一次。 
在由‘vfork()’创建的子进程分支里,‘exit()’的使用将更加危险,因为它将影响 父进程的状态  
注:exit()就是退出,传入的参数是程序退出时的状态码,0表示正常退出,其他表示非正常退出,一般都用-1,标准C里有EXIT_SUCCESS和EXIT_FAILURE两个宏,用exit(EXIT_SUCCESS);可读性比较好一点。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