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復興中國文化的系列思考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优化工程师工资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3:17
思考之一:要真正复兴中华,必须复兴中华文化。要根本地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从解决文化问题始。虽然解决文化问题很艰难,道路很漫长,但是没有办法,舍此没有他途。这是一切关注中国前途的人都不能不正视的问题。而我们习惯了一谈中国传统文化,就谈儒释道,就谈诸子百家。研究结果表明:我们错了。
  
  思考之二:一谈诸子百家,我们就会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美化之。没有人会注意到另外一个词和诸子百家有什么关系:分崩离析。以礼崩乐坏为特点的当时社会的巨大变迁,严重冲击着中国大地上的炎黄文化。诸子百家,就是炎黄文化在被动地被重构过程中的分崩离析并进而形成的失去普世价值精髓的百棵稻草。
  
  思考之三:随着诸国国家体制的兴起,诸子百家作为不同御术思想和工具体系竞宠于各国。因都过分耽于功用而忽于本质,诸家无不严重缺失炎黄文化的普世价值精髓。既便后来压倒群芳独被尊崇的儒家,也因囿于为帝制服务的殷勤需要而彻底丢失了炎黄文化的普世价值的核心本质。
  
  思考之四:普世价值,重在普世。所谓普世,是超越一切国家、种族、地域、社会组织和社会形态、政治体制和文化意识的,甚至超越时间、朝代和历史阶段的人类共识共有共遵的价值体系,无西方东方古代现代之分。
  
  思考之五:"普世价值是西方东西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观点是违反普世价值的普世原理的;"今天人们懂普世价值而古代人们不懂"的观点也是违反普世原理的。只要有天有地有人,普世价值存在的全部要素就都具备了。
  
  思考之六:没受科技蒙蔽的、未遭国家意志和皇权专制侵蚀的炎黄文化,具有强烈的天赋人权思想、充分的自由民主意识、宽广的博爱胸怀等高贵气质,放射着普世价值的光芒,构成中国文化久历磨劫而未亡的丰厚底蕴。
  
  思考之七:当代几乎所有的国学研究者,都沦陷在包括儒、道、墨、法在内的诸子百家学说里,包括我尊敬的牟宗三、徐复观等四国学名家1957年曾联合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反复拜读后也很失望。
  
  思考之八:草民学者段振坤先生,面壁苦耕炎黄文化近20年。他勇敢地抛开诸子百家,独研包括甲骨文在内的古象形文字的流变及文字原义,重新诠释金人铭、黄帝帛书、马王堆出土书简等炎黄文化原典,以正本清源。
  
  思考之九:我无意也不可能成为国学专家。我只是个大胆打开中国文化天窗的普通公民。炎黄文化的复兴必须仰赖全国公民、社会精英、包括广大学养深厚的文人学者们放弃成见的共同努力,重聚在炎黄文化的圣旗下。
  

  思考之十:我望见了炎黄文化的旗帜下将在中国大地上成群站立起来的公民,我望见了中华文明将在世界上不可阻挡的伟大复兴。我特别坚信全体炎黄子孙会对炎黄文化予以高度的认同和敬仰。我们需要勇气悔改和新生。

轉載自: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320819&PostID=33338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