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也可能导致平庸

来源:互联网 发布:手机挂号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08:41
 
以前考托福时,新东方的老师给我们讲外国人“不好好回答问题”的思维,例如,当女生问男生:“你爱我吗?”。他会回答:“冰是冷的吗?”,这时我们的选项就应该选择yes,因为这种回答表明男生是爱这个女生的。
 
小的时候,经历过一个很经典的案例:老师在问我们雪化了变成什么时?我们这群“好”孩子都一致回答“水”,只有我的一个非常“坏”的同学回答“春天”。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这些“好”孩子一直上到大学、研究生,现在他们是很多公司的部门经理;而那个“坏”同学,早就创业于动画影视产业,过上了自己是老板的富裕生活。
 
举了这两个案例不是想讨论中国人与外国人的思维差异,而是最近发觉了现在中国孩子们的思维转变。
 
目前在一些老哥老姐的孩子中(大约8、9岁),通常都具备了外国人思维,当他们回答你的问题时,通常不是直接回答,而是狡猾地用其他方式做类比;而那个“雪化了”变成什么的问题,是让我最为惊讶的,他们回答又都是“春天”。
 
当我们批判国家教育模式僵化时,以及僵化模式对孩子创新思维的桎梏时(孟岩老师的blog:http://blog.csdn.net/myan/archive/2007/03/27/1543376.aspx ),却在家庭教育中衍生出来一种畸形的素质教育模式。由于过于求新的心理作怪,每个家庭都是看着自己的孩子好,所以他们把新潮的回答思维和创新的答案都教育给了孩子们,以至于当老师们再去问这些问题时,答案全部都变成了“春天”的创新思维。不过我丝毫没有觉着这是什么可喜可贺的事情。
 
反思一下那个关于春天的回答,真不知道今天这种齐刷刷的场面,是教育的功还是教育的过。孩子们是一片白纸,现在孩子们对“坏”同学的模仿,是我们建立在追求一种标新立异的结果,而他们只是在记忆这种结果而已。但是这些老哥老姐们地望子成龙、殷切期盼,仍然不是让孩子们有更多自己的创新思维,只不过是将创新的答案让其知道,这和我那个“坏”同学的春天事件绝对不同。
 
中国有句老话,说什么事情做到极至便很容易到达它的反面。别的事情上如此,在孩子的问题上我认为尤其是这样。但是创新教育若是一味强调,并由家长这么贯穿下去,估计到头来邯郸学步,哪种思维也没培养好,毁了自己的孩子。中国的孩子目前营养指标倒是越来越高,意志坚强、情商智商高的却不多见。
 
每个民族都会重视教育问题,不过面向八九点钟的太阳时,我们不能用更为畸形甚至变形的方法来教授他们。当他们获得更多所谓创新的答案,他们又成为了另外一种平庸。
 
植物在小的时候特别依赖阳光,阳光在哪个方向它就会朝向哪个方向,有的时候阳光太强了,反而他们承受不住,不知该朝向哪个方向?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