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基础

来源:互联网 发布:沙龙 陈奕迅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0:20

            对于面向对象的概念,可以理解为面向对象=对象+类+继承+通信,倘若一个软件使用这四种概念设计并实现的,则认为该软件是面向对象的。

         JAVA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之一,面向对象的实现需要封装和数据隐藏技术,需要继承、多态等技术。

         1、类是一种抽象的种类、一种类型,从程序设计角度讲,类就相当于一种数据类型,一种复合的数据类型;

         2、对象是具体的某个事物,从程序设计角度讲,对象正是一个变量,一个具体的变量;

         3、类可以被继承、派生,被继承的类称为父类,继承的类称为子类或派生类,父类原有的方法和功能可以重新使用并拥有新的属于自身的特性,这便是重载;

         4、通过类的定义,封装了各种属性和方法,这些方法具有相对隐藏性,即类内部当中的实际工作已经隐藏起来,使用时,用户只需要了解类的使用方法即可,而不需要了解类是如何工作的;

         5、因为有了继承和重载,多态性就出现了,多态性可以为每个类指定表现行为。比如,小学生作为一个类,具有计算成绩的方法,计算的科目可以包含语文、数学;大学生则是继承了小学生,对于大学生,计算的科目则包含更多。

         以上这些是个人对面向对象理想的一个简单总结。还需要的补充的就是一个对象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方法来进行描述,这里实现对象之间的交互通信工作便是消息机制。消息是向对象发出服务请求,而服务正是所谓的方法(或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