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行框

来源:互联网 发布:vr制作app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23:09

css -- 行框  

原文:http://grow.sinaapp.com/?p=683


框模型:

css中元素的分类:
元素是文档结构的基础,在CSS中,每个元素生成了一个包含了元素内容的框(box,也译为“盒子”)。但是不同的元素显示的方式会有所不同,例如<div>和<span>就不同,而<strong>和<p>也不一样。在文档类型定义(DTD)中对不同的元素规定了不同的类型,这也是DTD对文档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之一。

i. 替换和不可替换元素

从元素本身的特点来讲,可以分为替换和非替换元素。

a) 替换元素

替换元素就是浏览器根据元素的标签和属性,来决定元素的具体显示内容。

例如浏览器会根据<img>标签的src属性的值来读取图片信息并显示出来,而如果查看(X)HTML代码,则看不到图片的实际内容;又例如根据<input>标签的type属性来决定是显示输入框,还是单选按钮等。

(X)HTML中的<img>、<input>、<textarea>、<select>、<object>都是替换元素。这些元素往往没有实际的内容,即是一个空元素,例如:

<img src=”cat.jpg” /> <input type="submit" name="Submit" value="提交" />

浏览器会根据元素的标签类型和属性来显示这些元素。可替换元素也在其显示中生成了框。

b) 非替换元素

(X)HTML 的大多数元素是不可替换元素,即其内容直接表现给用户端(例如浏览器)。例如:

<span>非替换元素</span>

段落<p>是一个不可替换元素,文字“段落的内容”全被显示。

ii. 显示元素 块级元素和行内元素

除了可替换元素和不可替换元素的分类方式外,CSS 2.1中元素还有另外的分类方式:块级元素(block-level)和行内元素(inline-level,也译作“内联”元素)。

a) 块级元素

在视觉上被格式化为块的元素,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默认在横向充满其父元素的内容区域,而且在其左右两边没有其他元素,即块级元素默认是独占一行的。

典型的块级元素有:<div>、<p>、<h1>到<h6>,等等。

通过CSS设定了浮动(float属性,可向左浮动或向右浮动)以及设定显示(display)属性为“block”或“list-item”的元素都是块级元素。

但是浮动元素比较特殊,由于浮动,其旁边可能会有其他元素的存在。而“list-item”(列表项<li>),会在其前面生成圆点符号,或者数字序号。

b) 行内元素
行内元素不形成新内容块,即在其左右可以有其他元素,例如<a>、<span>、<strong>等,都是典型的行内级元素。

display属性等于“inline”的元素都是行内元素。几乎所有的可替换元素都是行内元素,例如<img>、<input>等等。

不过元素的类型也不是固定的,通过设定CSS 的display属性,可以使行内元素变为块级元素,也可以让块级元素变为行内元素。

4.回到行框

平时块状元素用得比较多,也比较熟悉,可对于行内元素才是真正包含文字数据的地方,也是重点需要修饰的地方。

一般的行内元素(span,img,input)具有框模型中规定的边框背景等css属性,但一些属性对于行内元素来说可能是没有效果的。

height/width 属性设置元素内容区的高度和宽度,在内容区外面可以增加内边距、边框和外边距。

行内非替换元素(如span)会忽略这两个属性。

行框就是下图中的虚线框起来的部分:

css -- 行框 - oldman - oldman的博客

上图代表了框模型中的行框。line-height 属性设置行间的距离(行高)。该属性会影响行框的布局。在应用到一个块级元素时,它定义了该元素中基线之间的最小距离而不是最大距离。

line-height 与 font-size 的计算值之差(在 CSS 中成为“行间距”)分为两半,分别加到一个文本行内容的顶部和底部。可以包含这些内容的最小框就是行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