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命令行快捷键

来源:互联网 发布:约瑟夫环用到什么算法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14:48

Linux命令行快捷键  

Ctrl+L    清屏
Ctrl+C  中断命令

Ctrl+Z  暂停命令

Ctrl+Y  粘贴

ubuntu find方法【转】 

通用格式:find pathname -options [-print -exec -ok]
例子:
find / -name filename 再根目录里面搜索文件名为filename的文件
find /etc -name *s*在目录里面搜索带有s的文件
find /etc -name *S 在目录里面搜索以s结尾的文件
find /etc -name s*在目录里面搜索以s开头的文件
find / -amin -10在系统中搜索最后10分钟访问的文件
find / -atime -2查找在系统中最后48小时访问的文件
find / -empty 查找在系统中为空的文件或者是文件夹
find / -group groupname 查找在系统中属于groupname的文件
find / -mmin -5查找在系统中最后5分钟修改过的文件
find / -mtime -1查找在系统中最后24小时修改过的文件
find /-nouser查找在系统中属于费用户的文件
find / -user username 查找在系统中属于username的文件
find / -ctime -1查找在系统中最后24小时被改变状态的文件
find / -fstype type查找在系统中文件类型为?的文件
find / -user user1name -or -user user2name查找在系统中属于user1name或着属于user2name的文件
find / -user user1name -and -user2name在系统中查找既属于user1name又属于user2name用户的文件. 

一、find 命令格式


1、find命令的一般形式为;

find pathname -options [-print -exec -ok ...]


2、find命令的参数;

pathname: find命令所查找的目录路径。例如用.来表示当前目录,用/来表示系统根目录。
-print: find命令将匹配的文件输出到标准输出。
-exec: find命令对匹配的文件执行该参数所给出的shell命令。相应命令的形式为'command' { } \;,注意{ }和\;之间的空格。
-ok: 和-exec的作用相同,只不过以一种更为安全的模式来执行该参数所给出的shell命令,在执行每一个命令之前,都会给出提示,让用户来确定是否执行。


3、find命令选项

-name
按照文件名查找文件。
-perm
按照文件权限来查找文件。
-prune
使用这一选项可以使find命令不在当前指定的目录中查找,如果同时使用-depth选项,那么-prune将被find命令忽略。
-user
按照文件属主来查找文件。
-group
按照文件所属的组来查找文件。
-mtime -n +n
按照文件的更改时间来查找文件, - n表示文件更改时间距现在n天以内,+ n表示文件更改时间距现在n天以前。find命令还有-atime和-ctime 选项,但它们都和-m time选项。
-nogroup
查找无有效所属组的文件,即该文件所属的组在/etc/groups中不存在。
-nouser
查找无有效属主的文件,即该文件的属主在/etc/passwd中不存在。
-newer file1 ! file2
查找更改时间比文件file1新但比文件file2旧的文件。
-type
查找某一类型的文件,诸如:
b - 块设备文件。
d - 目录。
c - 字符设备文件。
p - 管道文件。
l - 符号链接文件。
f - 普通文件。
-size n:[c] 查找文件长度为n块的文件,带有c时表示文件长度以字节计。
-depth:在查找文件时,首先查找当前目录中的文件,然后再在其子目录中查找。
-fstype:查找位于某一类型文件系统中的文件,这些文件系统类型通常可以在配置文件/etc/fstab中找到,该配置文件中包含了本系统中有关文件系统的信息。
-mount:在查找文件时不跨越文件系统mount点。
-follow:如果find命令遇到符号链接文件,就跟踪至链接所指向的文件。
-cpio:对匹配的文件使用cpio命令,将这些文件备份到磁带设备中。

另外,下面三个的区别:
-amin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分钟访问的文件
  -atime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24小时访问的文件
  -cmin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分钟被改变文件状态的文件
  -ctime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24小时被改变文件状态的文件
 -mmin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分钟被改变文件数据的文件
  -mtime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24小时被改变文件数据的文件


4、使用exec或ok来执行shell命令

使用find时,只要把想要的操作写在一个文件里,就可以用exec来配合find查找,很方便的

在有些操作系统中只允许-exec选项执行诸如l s或ls -l这样的命令。大多数用户使用这一选项是为了查找旧文件并删除它们。建议在真正执行rm命令删除文件之前,最好先用ls命令看一下,确认它们是所要删除的文件。

exec选项后面跟随着所要执行的命令或脚本,然后是一对儿{ },一个空格和一个\,最后是一个分号。为了使用exec选项,必须要同时使用print选项。如果验证一下find命令,会发现该命令只输出从当前路径起的相对路径及文件名。

例如:为了用ls -l命令列出所匹配到的文件,可以把ls -l命令放在find命令的-exec选项中

# find . -type f -exec ls -l { } \;
-rw-r--r-- 1 root root 34928 2003-02-25 ./conf/httpd.conf
-rw-r--r-- 1 root root 12959 2003-02-25 ./conf/magic
-rw-r--r-- 1 root root 180 2003-02-25 ./conf.d/README

上面的例子中,find命令匹配到了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普通文件,并在-exec选项中使用ls -l命令将它们列出。
在/logs目录中查找更改时间在5日以前的文件并删除它们:

$ find logs -type f -mtime +5 -exec rm { } \;

记住:在shell中用任何方式删除文件之前,应当先查看相应的文件,一定要小心!当使用诸如mv或rm命令时,可以使用-exec选项的安全模式。它将在对每个匹配到的文件进行操作之前提示你。

在下面的例子中, find命令在当前目录中查找所有文件名以.LOG结尾、更改时间在5日以上的文件,并删除它们,只不过在删除之前先给出提示。

$ find . -name "*.conf" -mtime +5 -ok rm { } \;
< rm ... ./conf/httpd.conf > ? n

按y键删除文件,按n键不删除。

任何形式的命令都可以在-exec选项中使用。

ubuntu修改环境变量  

ubuntu 设置java环境变量

在windows中配置环境变量是轻车熟路了,一般都是直接配置系统变量,因为在windows中很少说 多个用户 使用一台机器上(做开发要公用机器?额,反正我是不习惯...)
(修改之前记得备份哇~~~)
那么在ubuntu作为服务器来说呢,通常好多个用户都会用到这台机器,就像不要使用root用户一样,尽量少动系统变量。
那么对配置ubuntu的用户变量来说,就要修改用户目录下的.bashrc
在你的用户目录下执行ls -a(也可以是ll),就能看到.bashrc了,
wangchao@ubuntu:~$ ls -a
wangchao@ubuntu:~$ vi .bashrc
在文件末尾添加
#set java environment
JAVA_HOME=/usr/lib/jdk6     #设置jdk的目录
PATH=$JAVA_HOME/bin:$PATH   #把jdk下的bin目录加入到PAHT中
export PAHT#导入新的PATH
然后执行
wangchao@ubuntu:~$ source .bashrc
可以试试在任意目录下执行java和javac测试啦。。
额,还有人说要配置一个CLASSPATH,恩,说实话,在windows上也从来不配这个家伙,到目前还没发现过什么问题,如果你知道没有CLASSPATH会引起什么样的错误,麻烦您告诉我一声(Email:wang153723482@163.com)。
至于系统变量,像个人使用的桌面系统,也可以改,还是这几行
#set java environment
JAVA_HOME=/usr/lib/jdk6     #设置jdk的目录
PATH=$JAVA_HOME/bin:$PATH   #把jdk下的bin目录加入到PAHT中
export PAHT #导入新的PATH
加入到/etc/profile的末尾
然后source /etc/profile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使用grep命令。find命令首先匹配所有文件名为“ passwd*”的文件,例如passwd、passwd.old、passwd.bak,然后执行grep命令看看在这些文件中是否存在一个sam用户。

ubuntu设置ip和DNS

  装完ubuntu 第一件事情就是连上网,换个源,进行更新操作,但前提条件是要配好ip和dns。
 
一、配置ip
     ubuntu的网络配置信息放在 /etc/network/interfaces 中,
    
     如果配置动态获取ip,则在上述文件中加入以下内容: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dhcp
 
     如果配置静态ip,则添加如下内容: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33.201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33.1
 
     要是配置生效,需要重启网卡:
     ifconfig eth0 down
     ifconfig eth0 up
    
     不是root,命令前面加sudo
    
     接着用ifconfig命令查看ip是否配置成功,配置成功的结果如图一所示:
ifconfig结果
   图一 配置成功后的ip信息
若还有没有配置成功,则需重启下网络服务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二、配置dns服务器
         ubuntu 的dns服务器信息,放在 /etc/resolv.conf中,
         添加dns服务器地址,如202.112.125.53,则在上述文件中加入
             nameserver  202.112.125.53
小结:
       只要按上面的步骤配置完,就能上网了,如果还不行就重启下机器试试。

转自 :  http://blog.csdn.net/jlusuperwind/archive/2009/04/15/4074498.aspx

ubuntu server安装 X 窗口系统  

安装 X 窗口系统

root@ubuntu:~# apt-get install x-window-system-core
安装登录管理器
root@ubuntu:~# apt-get install gdm
安装桌面环境或窗口管理器
root@ubuntu:~# apt-get install gnome-core

 

安装OK后 直接执行startx进入界面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