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过程

来源:互联网 发布:最优化方法好过吗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14:55

         在图书馆借了三本书,《C++基础教程》、《软件工程》和《实用软件测试方法与应用》。

选择借这三本书当然是有用意的。C++要自学,考计算机二级;关于软工,打算先看看参考书,对看懂视频和以后的学习了解肯定会有很大帮助。

关于这测试书,是因为师傅打算让我们组内先做完、验收完的去验收同组内进度慢的同学的系统,好吧,就是张令的。所以我也想趁机系统的了解一下关于软件测试方面的知识。

       下面,就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参考书的内容系统介绍一下软件测试过程,也让我们这些菜鸟们了解一下,测试真的不简单!

本文概括介绍了测试的分类、目的、过程和文档,详细介绍了测试过程三种模型(还是为了正确理解测试)。

一、测试分类

       按测试方法:

        单元、集成、确认、系统测试;

      按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黑盒、白盒测试。

二、测试目的

        测试的目的是证伪,而非证真。也就是说,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错误。

三、测试过程模型(三种)

        首先,针对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测试阶段不平衡,重后偏前;测试过程不明确;设计和操作过程没有分离和质量保证能力匮乏的缺陷,我们引入了V&V

V&V即验证(Verification)和确认(Validation),简单地说,验证是否做了正确的事(保证软件正确的实现了特定功能的一系列活动)和确认是否把事做正确(保证软件可追溯到用户需求的一系列活动)。

根据该理论,建立了测试过程的V模型。

         V模型分析:

         1、  该模型明确了软件开发和测试活动的层次性(合理、本质)

         2、  传递了软件开发与测试的时间反向次序,即先开发的后测试(不合理处)

       根据V模型的不合理之处,Evolutif公司提出了W模型。

      

          W模型分析:

         1、  是V模型的发展,表明了测试伴随着软件整个开发周期

         2、  开发与测试同步进行,利于早发现问题

         3、  提高了开发效率,节省时间

         4、  它和V模型都把软件开发视为需求、设计、编码等活动的串行,实际上他们可以并行(体现了W的不足)

         5、  测试活动不存在严格先后,只要条件满足即可进行(体现了W的不足)

       为改进这两种模型,有产生了H模型:

 

        H模型分析:

        1、  揭示了软件测试活动的多样性

        2、  测试活动自身的独立性及与其他活动的并发执行性

        3、  表明测试越早越好

        4、  表明不同层次的测试活动可以先后进行,也可能反复进行

四、测试过程

        1、软件项目计划SVVP

        2、测试计划

        3、测试方案

        4、测试用例/教程

        5、测试报告

        6、维护报告

五、测试文档

         每个测试过程都有五个基本测试文档

        1、《测试计划》:指明测试范围、方法、资源及时间进度

        2、《测试方案》:测试方法细节

        3、《测试用例》:指明测试输入、预期结果和执行条件因素

        4、《测试规程》:指明测试活动序列

        5、《测试报告》:报告测试结果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