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暮英雄葛鲁夫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官网地址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01:13

迟暮英雄葛鲁夫

本报记者  李学凌
    英特尔是计算机产业的半边天,其掌舵人葛鲁夫5月5日的访华自然成了新闻界的又一道风景。在全世界的个人电脑的机箱上,印有“Intel Inside”(内置英特尔处理器)的电脑要占到85%左右,英特尔毫无争议地成为了电脑产业的旗帜。葛鲁夫不是英特尔的创始人,但他是英特尔创始人摩尔的最忠实的追随者,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实现摩尔提出的那个伟大定律:每过18个月,芯片的集成度和性能都要提高一倍,而价格保持不变。葛鲁夫倾尽一生的精力,带领英特尔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电子企业,也为自己赢得了1997年时代周刊风云人物的头衔。经营业绩蒸蒸日上,利润率接近30%(几同于微软),自1987年葛鲁夫出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以来,英特尔的年营业额长了8倍,股票价格上扬了24倍虽然这不能说全是他的功劳,但葛鲁夫确实功不可没,是他使得英特尔由一个在存储器市场上立足不稳的小企业,成长为今天的微处理器巨人,使英特尔在电子产业如日中天。
    今年3月末,刚刚当选时代周刊风云人物不久,正值胜誉如潮之际,葛鲁夫忽然宣布将于5月20日正式辞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的职务由现总裁贝瑞特接任。一时间与论哗然。由于英特尔今年第一季度利润下滑明显,与去年第一个季度相比,下滑35%之多,英特尔股票在保持52周高点之后,陡然下滑了30%。人们纷纷猜测,是不是NC和千元PC使得这个以“惟狂者生存”而闻名的电子业领袖感觉到自己已无法把持英特尔的舵轮。
    在那本著名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中, 葛鲁夫对Internet的作用大加感叹,他说他不知道Internet是不是导致10倍速力量出现的决定因素。格罗夫对计算机产业的研究无人能及,但他还是迷茫,弄不清这个突如其来的如潮如梦,幻花流影的Internet究竟是不是改变计算机产业模式的动因。葛鲁夫曾有一套观察产业变化的方法,这一次他将它们都套用到Internet上来,但所有曾有过的方法都明白无误地说出了一个结果“不是,Internet不是产业10倍速变化的动因!”葛鲁夫在他的书中伤心地写道:“所有这些都表明,国际互联网对英特尔来说并非战略转折点。”虽说传统的判别方法否定了Internet成为战略转折点的可能,但在葛鲁夫心中,Internet是一个不能释怀的情结    他说“我快定用商务环境评估报告的一半以上的篇幅来讨论国际互联网问题。”他害怕整个世界都变化了,他却是知道这一变化的最后一人。

    事实的确如此,世界开始变化了。
    葛鲁夫变老了。61岁,对一名政治家来讲,是生活和事业刚刚开始的年龄;同样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产业中也很难讲什么样的年龄适合领导企业。不知道中国之行是不是葛鲁夫离职前最后一次大型活动,但它使中国的电脑爱好者和记者们又获得了一次见到这位风云人物的机会。三等舱的飞行显然影响到了葛鲁夫的身体,在记者招待会上,葛鲁夫忍不住开始轻声咳嗽,让人很为他的健康担忧。癌症是一个很吓人的名称,在许多人眼里,这个词是同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但葛鲁夫已经同前列腺癌作斗争已近4年了。葛鲁夫是一名化工专家,工商管理研究专家,企业家,电子工程专家,现在,因为癌症,他又变成了一名医学专家。他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励过了许多人,但癌症必竞是一种可怕的疾病,他的隐退引自然起了人们对他健康的许多担心。虽然在许多场合,葛鲁夫和英特尔公司都解释过这一问题,让人们相信,葛鲁夫的隐退与健康无关,但人们还是对此疑虑重重。他实在不应该在英特尔开始战略转型的时候悄然隐退,因为他一项是英特尔的动力之源,一个很棒的“偏执狂”,而现在,正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就是葛鲁夫常说的“战略转 折点”。

    英特尔悄悄变化了。
   
    在记者的专访会上,葛鲁夫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英特尔的对手是自己。”但事实并非这么简单。从摩尔开始,英特尔一直信心百倍地相信,只要保持自己的芯片能在18个月内性能提高一倍,就可以永远领导电子世界的潮流。葛鲁夫一直是摩尔定律的衷心信仰者,摩尔的信念使英特尔达到了不敢想像的巅峰。虽然英特尔并非一帆风顺,它也曾遇到过动用4.75亿美元给用户更换芯片的艰难,但从没有哪一次让英特尔对屡试不爽的“速度致胜”原则产生困惑。
    从486到奔腾的改变,使英特尔花费了百亿美元,为了确立“奔腾”的品牌地位,英特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英特尔作为一个由技术人员把掌舵轮的企业,没有给与自己的商标足够的重视,而导致了这么大的损失,多少让人觉得可以理解。但MMX的推出则不再是经营上的失误,它和Pentium Pro的意义完全不同,MMX是对英特尔一贯的“速度致胜”原则的挑战。在微处理器市场上,英特尔并不能永远稳操胜券,AMD、Cyrix、IBM和IDT始终如鬼魅一般紧随其后,他们紧盯着英特尔的每一个细小的失误,当英特尔想推动微处理器进入奔腾时代时,他们就在486市场上一再点火,让英特尔的奔腾战略变成了拱手相送486市场。
    随着Windows在个人电脑市场一言九鼎地位的形成,图形加速成了提高电脑性能的迫切需要。随着英特尔芯片速度的不断加快,个人电脑的性能已经接近或超过小型机,这就使得那些原本不是英特尔竞争对手的产品开始加入这场竞争。虽然英特尔成功地买断DEC 的 Alpha,但高性能芯片向个人电脑市场的进军还是吓了英特尔一跳。家庭应用对图形和多媒体加速的需求使得英特尔不得不放弃摩尔定律的崇拜开始针对应用,提高自己芯片的整体性能。
    MMX经过巨额的广告投入,终于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称,虽然没能从法律上保住对“MMX”的专有权,这也足以让英特尔对自己的市场营销能力沾沾自喜。MMX是一项很怪的技术,MMX虽然增强了对多媒体的支持,但对大多数程序员而言,它有些华而不实,它的图形处理能力远远没有达到人们的希望。看一看市面上的游戏软件就知道,那些需要高速图形支持的软件,又有哪一个不是要求专用图形加速卡的支持。人们期待着,希望在1999年发布的MMX2会有所改变。令人欣慰的是,在英特尔的背后,那些尚在苦苦挣扎的微处理器生产商也没有闲着。K6开始在市场上的脱销。具有高性能的图形处理能力的K6 3D年底就可能投放市场。
    英特尔的竞争对手根本就不是它自己。
    “奔腾Ⅱ”是一个可笑的产品。当初推出奔腾Ⅱ时,人们都对它那怪模怪样的“单边接触盒”(Slot one)惊异不已。英特尔解释说,这种新的接口完全是出于技术的考虑,为扩大芯片的一级缓存,提高芯片的整体性能。人们都相信英特尔是对的。当英特尔推出笔记本电脑专用的奔腾Ⅱ时,人们晃然发现,奔腾Ⅱ又恢复了以往的接口,依然是插脚式,英特尔说,笔记本的奔腾Ⅱ和台式机的奔腾Ⅱ性能完全一样。人们还是相信英特尔是对的。
    英特尔为奔腾Ⅱ的“单边接触盒”申请了专利,想以此来摆脱几个赶不走打不烂的“追随着”,但这种逃避直接竞争的办法多少让人觉得英特尔有些“露怯”。不知道走过了这么长偏执道路的葛鲁夫是不是想用一种偏执的方法来解决掉竞争对手。
    如果说MMX是英特尔内部对“速度致胜”的反醒的话,那么今年沸沸扬扬的1000元PC却实让英特尔惊出了一身的冷汗。一项以高性能,高价格娇傲的英特尔忽然发现像康柏这样的大企业也不愿意为英特尔低价格的芯片等下去的时候,它第一次感到“速度致胜”带来的恐惶。虽然英特尔满不在乎地对外宣称,低价PC 只会占有市场的20%,但这个数字已足以让所有商家不寒而栗。
    于是就有了“赛扬”(Celeron)。
    在5月5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葛鲁夫向记者们展示了英特尔将出品的三种不同档次的微处理器,Xeon占领高端服务器市场 ,奔腾Ⅱ将是中档产品,赛扬主打低端市场。这对英特尔来说好像只是一件小事,无非是又推出了两个新的商标,但事实上,这代表了英特尔的决策层出现了重大改变。以往,英特尔的产品是靠不断降低旧产品的价格来拉开微处理器不同的档次来满足不同用户对不同性能的需求,这一回,英特尔将同时推出几个档次的产品,比如说奔腾Ⅱ266和赛扬266,让他们抢战不同的市场份额。如果经营得当的话,英特尔就可以在不同档次的市场获得丰硕的回抱,同时带来的蔽病就是自己产品跟自己产品的竞争,比如说奔腾Ⅱ266与赛扬300之间的竞争。英特尔还没有处理这种竞争的经验,此次的决策对英特尔来讲,又像是一次孤注一掷。
    英特尔的麻烦还没结束。
    英特尔现在正大举向网络和系统集成市场,电子商务进军;偷偷摸摸地进入主板市场,小心翼翼地试探整机市场,所有这些都让人明显地感觉到,英特尔面临的问题不是变不变的问题,而是该怎样改变的问题。英特尔必须经历第二次蜕变,才能变成美丽的蝴蝶,但它还没有找到方向。
    葛鲁夫是最佳的指挥人选,但他却要离职了。
    葛鲁夫给记者们留下了一个美丽的笑容,却没有留下让人满意的答案。他带着一路风尘,向硅谷而去,在他身后浓浓的背影中,有许多难解的迷。“高处不胜寒”,在高速发展的信息产业中,没有永远不变的法则,没有永远不败的企业,只有恐惧者、偏执者和那些敢于否定优势的人才能幸存(Survive)。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