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副总裁、院士郑妙勤:我工作我快乐

来源:互联网 发布:怎样优化网站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6 09:58

http://tech.sina.com.cn/it/2006-06-28/09591011457.shtml
  本刊记者 陈友梅 祁金华

  引言:

  她是一个科学家,
   29年来一直倾心于前沿技术的研发,
  并将这些技术成功地应用在各个领域;
  她是一个中国人,
  正在带着一支年轻而又庞大的研发团队,
  实现中国与世界在软件技术的对接;
  她是商场中的强者,
  但也与所有女性一样,喜欢逛街、购物;
  从她身上,
  我们看到的是理性、知性和率性的女性风采。


  正文:

  早在2000年,郑妙勤在获得IBM院士(Fellow)称号的时候,证书上是这样写的:

  鉴于郑妙勤女士在关系数据库技术领域、数字操作系统的普及应用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特获此殊荣。

  IBM院士是IBM公司专门为最高级别的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设立的最具声望的、公司最高技术荣誉。

  郑妙勤的贡献在于由她研发的IBM DB2 Everyplace产品已经成功地拓展到了如掌上电脑和手机等便捷式普及运算装置,目前该产品已经被SONY、诺基亚等OEM。

  目前,IBM在全球只有62位院士,而郑妙勤是惟一获此殊荣的华人女科学家。

  2006年,她又以同样的理由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称号。

  众所周知,成立于1964年12月的美国国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是代表美国工程科技界最高水平的学术机构,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是工程师职业的最高荣誉之一。

  享有该荣誉的国家工程院院士必须是:“在工程研究、实践或教育领域;在引领新的和发展中的技术领域;在传统的工程领域或在开创和实施创新的工程教育方法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而郑妙勤,就是2216个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的一员。

  对于很多人来说,两个院士称号的获得,已经能够说明一切了。毕竟,这种事业上的顶峰是很多人望尘莫及的。然而,对于郑妙勤本人,却是另一个事业的开始。

  喜欢挑战的她,在2004年10月28日只身一人来到中国北京,担当起IBM中国开发中心(CDL)掌门人的角色。

  也就是从那时起,她开始了从科学家向企业家的角色转型 —IBM副总裁、院士及CDL总经理,直到今天。

  “我相信在2010年的时候, CDL一定可以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领先的实验室。”近几年,不论是CDL在研发力量的加强,还是在技术上的创新,都让郑妙勤有理由相信这一点。


  文章一:

  CDL初长成

  编者按:七岁的CDL,目前拥有2500名员工,是当前中国规模最大的软件开发中心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很多全球重量级的项目、技术都出自这里。这些都让郑妙勤——这个CDL掌门人感到自豪。

  正文:

  CDL作为IBM全球五大开发中心之一,成立于1999年,包括北京、上海和台北三个实验室,为IBM软件部和系统部提供开发、测试、全球化、技术支持和客户服务。

  2004年,时任中国软件开发实验室(CSDL)总经理的王伟博士在经过将近五年的精心布局之后,已经成长为IBM重要的开发中心,承担着包括Linux研发、本地化、Tivoli等多项开发任务。

  当年,王伟博士因工作需要调回美国,IBM希望能够找到一位熟悉中国,并且能够将CSDL打造为技术创新中心的领军人物。在中国香港出生,在美国完成学业的郑妙勤成为了理想的人选。

  然而,出乎郑妙勤意料的是,在刚刚接任CDL总经理之初,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设备的匮乏、设施的欠缺,而是人才的问题。“这和我在美国时的所了解的情况太不一样了。”她回忆说。

  当时的CDL大部分员工比较年轻,经验也相对少些。而一个成熟的人才结构应该是金字塔型,塔底层、中层和塔尖都要有相应的人才,尤其是中国市场需求变化非常快,又有很多银行、电信等业务量大、需求复杂的客户,需要很多经验丰富的人才来帮助客户解决他们所面临的挑战,而CDL的绝大部分员工还处于金字塔底层。

  “国内的很多人的职业观念是更喜欢做管理人员,而不是成为技术专家,我们正在改变他们的思想。”在IBM,技术专家与管理人员都是非常重要的人才,CDL则更重视技术专家型人才的培养,为他们提供同等甚至优于管理人员的环境。

  让郑妙勤感到欣慰的是,经过两年的“不拘一格选人才”,今天的CDL已经拥有2500名员工,是当前中国规模最大的软件开发中心之一,并拥有一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600人Linux研究队伍。

  “CDL计划在未来的三年之内,为中国培养100名资深SOA架构师、1000名高级SOA架构师、10000名SOA架构师。”

  除此之外,CDL与其它实验室、包括IBM美国总部的资深人士有着定期的交流项目。会定期有IBM的资深人士来中国,与CDL的员工一起工作,共同进步。

  在执掌CDL之后,郑妙勤所特有的专家型管理才能充分地得到了发挥,CDL也迅速成长。郑妙勤因此荣获了第五届(2005 年度)中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的称号


  文章二:

  独特的IDP之路

  编者按:做一个专家型的管理者,是郑妙勤为自己设计的IDP(Individual De vel op Plan,个人发展计划)之路。而在CDL两年多的时间里,CDL的快速成长,足以证明了她在管理方面所具备的能力与天份。

  正文:

  在IBM公司内部,每个员工每年都会填写自己的IDP。而IBM的IDP路线有两条,一条是技术路线,就是在技术领域进行钻研,从工程师、杰出工程师、架构师等职称直到院士;另外一条是管理路线,从经理、副总裁等职务直到总裁。

  郑妙勤不仅在技术路线上达到了顶峰,而且在管理路线上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除了是IBM院士,作为CDL的掌门人,她还是IBM的全球副总裁。可以说,无论怎么评价,她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从大学时代开始就对数据库感兴趣的她,在加入IBM之后选择了数据库作为自己的从业方向,成为了IBM公司数据库研发队伍中的一员。没想到,这一呆就是29年。

  更没想到的是,由于在数据库领域做出的成绩,她还成为了IBM 院士。“算起来,我应该算是IBM DB2的元老吧!”此时的郑妙勤不免有些得意。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郑妙勤成为了DB2/390技术的研发带头人,领导科研人员开拓了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她成功地使得IBM的数据库技术应用在互联网上,从而使得通过互联网获得多元数据成为可能。就这样,她带领着这支团队在数据库技术和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

  可以说,郑妙勤见证了DB2的成长,见证了数据库从层次型发展到关系型的发展历程。

  “你知道吗,IBM第一次为Apollo太空计划设计 IMS 层次型数据库,第一个关系模型数据库系统——System/R也是出自IBM。”郑妙勤如数家珍般地诉说着IBM数据库的发家史,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不放过。

  当记者谈到曾经的DB2与Oracle之争一事时,她又显示出一副很着急的样子。“No,No,No,IBM DB2是世界上最好的数据库。”那种神情就像是母亲呵护孩子,唯恐孩子受伤一般,让人感动。

  而谈到即将发布的DB2 Viper,她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Viper可以说是全球第一个混合结构型(即:多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Viper也将成为第一个同时支持关系型数据和内置XML数据支持的数据库。”她强调说。

  DB2 Viper中的最大技术突破是可以处理XML格式的资料。“Viper中包含有68项技术专利,是750多名开发人员经过五年的时间研究出来的成果,可以极大地提高使用XML的应用程序的速度。同时,它还还将增加一个存储机制,这样企业客户们就可以将所需的硬件内存减少40%。”

  尽管目前这款产品还处于测试阶段,但郑妙勤认为,Viper肯定会吸引甲骨文公司的客户的极大兴趣,将逐步转向开源数据库软件的企业客户们重新拉回IBM公司旗下。但是否能如其所愿,还需要通过市场来检验。


  文章三:

  在IBM照样能创业

  编者按:

  创业,需要有不断创新的技术和资金去培育一个市场。企业创新不仅需要放眼全球的眼光,更要有开放的心态。而这一切,IBM都已具备。在IBM的29年,郑妙勤圆了她的创业梦想。

  正文:

  有着领先的独创性的技术,也有着相当丰富的管理经验,郑妙勤有足够的理由和能力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但是,她没有这样做。

  郑妙勤坦言,这种想法也不止一次在她脑海中浮现,但又都像浮云一样散去。 “最终,我还是选择了留在IBM,因为我的理想在这里都能实现了。”

  当年,在大学毕业后,她从众多的Offer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IBM,并告别了洛杉矶的家人,独自前往远在硅谷的IBM办公室。因为她相信,这是她启动自己职业生涯最理想的地方。

  即便如此,当她看到有些员工的工位上写着“在IBM 5年”、“在IBM 10年”等字眼的时候,依然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怎么会有人在一个公司呆这么长的时间?”

  事实上,这种质疑在她在已经在IBM工作几年后还时常发生。当时,郑妙勤在自己的岗位已经取得不错的业绩,并受到嘉奖。但此时,她却在时刻追问自己:“是否已经达到了自己职业的‘玻璃顶(Glass Ceiling)’?”这多少让有更远追求的郑妙勤陷入彷徨,并时时对继续前进的职业之路产生了质疑。

  这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体验到了“柳暗花明”之处。公司内部调动,提供了一个去IBM研究院的机会。郑妙勤眼前为之一亮,因为她相信只有科研才是一切创新源源不绝的动力,她相信在那里能找到更广阔的空间。

  加入IBM 研究院,对于郑妙勤来说是可谓如鱼得水。将她对数据库的乐趣和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她还可以对数据库技术做更深层次的研究,并且陆续申请了数十项专利。

  “在IBM这29年,我觉得自己一直在创业。只不过,这个企业的名字一直没有变过,那就是IBM。”话语之间所流露出的是她对IBM的一份抹不去的情意。

  在她看来,一个企业的技术部门所占比例大约只有1/10左右,其他部门更多地负责销售和市场方面的工作。如果没有好的市场和销售人员,是不可能取得很大的成功的。

  “我不想花费90%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市场和销售,而只剩10%的精力来做技术。”事实证明,郑妙勤想要做的事情,IBM都有足够的空间让她去拓展。“这难道不算在IBM创业吗?”这是郑妙勤对创业的另外一个解释。

  然而,创业就意味着需要不断地技术创新,不断地投入资金去培育、扩大这个市场。“在2005年,IBM投入了50亿美元,进行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这是没有几家公司能比的。”

  企业创新需要放眼全球的眼光,也要有开放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协作创新,就好像三峡大坝一样,它的技术来自于50多个国家。”而支持开源与IBM的独立软件发展策略并不相违背。

  郑妙勤认为,对于非关键性的中小型应用来说,可以使用开源软件搭建其应用,而在业务量增加之后,再转移到性能更高、服务更好的平台。

  就像爱默生公司最初使用Apache作为其公司的Web服务器,在业务量增加之后,切换到了IBM的WebSphere作为其应用服务器。在企业的应用成功之后,就需要更好的IT服务,它也能够承担得起这些服务的费用,这正是IBM支持开源的初衷。

  七年来,CDL不断加大在开放标准和开源软件方面上的投入,汇集了众多的科技人才和技术资源专注于J2EE、Web 服务、SOA等一系列开放架构和标准上的研究,并积极参与到Linux、Eclipse和Apache等开源软件社区中,成为主要的贡献者和推广者。

  去年,在CDL的积极推动和大力支持下,国家教育部与西安交大采用了开放的平台——国产自主Linux操作系统、IBM最新发布的WebSphere Community Edi tion开源J2EE应用服务器、开源数据库Cloudscape以及 IBM所倡导的Eclipse开放平台。“这个系统将在全国大规模推广,覆盖全国49万个中小学校,为2000万学生和老师提供远程教育,特别是解决了很多偏远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育难题,使得他们能够有机会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得到良好的教育。”郑妙勤说。

  今天,除了开发Lotus、Rational、Tivoli等软件产品,也在硬件、系统和服务方面开展了全面的工作,CDL也成为IBM在中国的研究和开发的重要一环,并与 IBM中国研究中心共同构成IBM在中国完整的研发体系。更重要的是,一些具有世界级水平的项目已经在这里诞生……

  文章四:

  我把青春献给你

  科学家、企业家和两个孩子的妈妈。

  每一次采访郑妙勤的时候,她那笑容可掬的样子,让我更愿意把她当作一个成功女性的典范来采访。

  郑妙勤有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年轻的时候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对任何一个母亲来说都是相当困难的。尤其那个时候计算机和网络都没有现在这样发达,还没有办法在家里加班。于是,带着孩子去IBM上班,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

  郑妙勤记得,在她儿子第一天上学的时候,儿子因为离开她不适应而不停地哭。“看着他哭,我也想哭。”

  工作出色的她,在家庭问题的处理上同样出色。因为即使是有困难,她也一样把它当成是挑战来完成,并且从中找到乐趣。

  在郑妙勤看来,工作固然重要,但是家庭生活更为重要,一定要懂得合理分配时间,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她很在意与孩子们的交流,她会带他们出去打球,会带他们出去玩。然后自己才开始工作。“这些都源于IBM的企业文化,她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工作环境,可以让我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

  而在教育孩子方面,她的经验也丝毫不比做数据库开发差。闲暇的时候,她跟其他孩子的家长组成了一个家庭网络,大家相互帮助照料孩子。

  也许是从小受母亲的熏陶,儿子在大学毕业之后也选择了在IBM工作,而她的女儿今年也将在毕业之后进入IBM的顾问公司工作。更为巧合的是,子承母业,她的儿子从事的也是数据库方面的研究工作。

  从家庭到事业,曾经遇到了那么多的困难与困惑,在今天看来都是一笔难得的财富。也正是很好地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才让她如此快乐地工作着——这是工作的最高境界。而这种快乐的源泉来自于IBM所独有的企业文化。

  从郑妙勤的谈话中,记者更多地感觉IBM更像是一所能够汲取各种营养的大学——员工在这里有足够的成长空间。或许,这也是郑妙勤把青春献给IBM 的主要原因吧。

  可以说,IBM成就了郑妙勤,也成就了许许多多像郑妙勤一样的人才,但个人的努力还是起决定作用的。正如爱迪生所说:天才是靠99%的汗水,加上1% 的灵感。

  链接:

  个人简历

  1980年,作为DB2/390技术的研发带头人领导研发人员开拓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1987年,加入了IBM Paticia Selinger 研发部门组建数据库技术研究院,在IBM的研发和软件部负责 IBM数据库技术的创新;

  1996年,被授予“IBM卓越工程师”称号;

  1998~2000年,就职于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信息小组,为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协会(NIST)提供技术评估;

  2000年,因为在数据库领域的卓越贡献,被任命为IBM Fel low(院士),是自1962年以来第一位获得 “IBM院士”称号的亚洲女性;

  2000~2003年,担任上海大学名誉教授;

  2001年,获得有色人种妇女技术创新奖;

  2003年,获得亚洲美国工程师奖;

  2004年,担任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顾问;

  2006年,同样由于在数据库领域的卓越贡献和突出成就,入选美国国家工程研究院院士;

  现任IBM副总裁、院士及IBM中国开发中心(CDL)总经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