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生成带注释文档的JAR包?

来源:互联网 发布:形状优化设计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20:59

首先,生成javadoc目录:
参考这里使用 eclipse 制作 javadoc 文件

然后,生成 JAR 文件
参考这里JAR 文件的生成与使用

注意,需要把 doc 目录与 src目录一起打包,截图如下:

生成的SBUtil.jar 以zip解压后,可以看到含有doc目录,说明的确连同 javadoc 文档都一同打包进来了,截图如下:

最后一步,就是把 JAR 包的注释文档,关联到 JAR 包本身,操作:Referenced Libraries | 右键 |属性 ,截图如下:

选择 Javadoc Location 栏目,选择 Javadoc in archive(注释文档 存于 归档文件中),分别点击 “Browse …” 选择“./libs/SBUtil.jar” 与 “doc”子目录,OK。

效果如下:

小结:
1. 优点 & 缺点。生成 含有 doc 的 JAR 包,虽然方便了开发(在隔离源码的前提下),增强 JAR 代码的可读性,有利于团队间的代码复用,但是增加 JAR 包的体积(我目前没有数据支持,以后再补充数值分析)。
2. 维护的成本。如果是同时兼顾 开发版本 与 正式版本,那么最好是生成以下2种 JAR:
(1) 含有 doc 目录的 JAR,用于开发期,目的是提高开发效率,减小沟通成本(具体效果也不一定显著)。
(2) 只对 src 打包的JAR,用于正式发布版本,并且同时要生成 javadoc 目录(有条件的可以上专到公司内部网络上 或 Google 项目托管上),以供他人参考。
3. javadoc 与 JAR 版本同步。这个要求对于一般的程序员,以及小公司显然过度了,也许2个周就开发完成,都没有时间去整理 & 维护 javadoc。但若对自己的代码库很自信,觉得可以流传后世的DEV,请加上 @since @version & @auther。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