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Object类的hashcode()方法的特点

来源:互联网 发布:耽美网络剧南方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12:42

1、在java应用的一次执行调用过程中,对于同一个对象的hashcode方法的多次调用,他们应该返回相同的值(前提是该对象的信息没有发生变化)。

2.对于两个对象来说,如果使用equals方法比较返回true,那么这两个对象的hashCode值一定是相同的;

3.对于两个对象来说,如果使用equals方法比较返回false,那么这两个对象的hashCode值不要求一定不同,也就是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是,如果不同,则可以提高应用的性能。

4.对于Object类来说,不同的Object对象的hashCode值是不同的(Object类的hashCode值表示的是对象的地址,其他类如果重写了hashCode()方法,那么hashCode值就不一定表示的是地址了)。

 

如果我们重写equals方法,那么有也要重写hashCode方法,反之依然。

集合增加时的原理:

 

    当使用HashSet时,hashCode()方法就会被调用,判断已经存储在集合中的对象的hashCode值是否与增加的对象的hashCode值一致;如果不一致,直接加进去;如果一致,再进行equals方法的比较,equals方法如果返回true,表示对象已经加进去了,就不会再增加新的对象,否则加进去。

例如:
String s1 = new String("a");String s2 = new String("a");System.out.println(s1..hashCode() == s2..hashCode());//返回trueHashSet set = new HashSet();set.add(s1);set.add(s2);

结果只会增加一个。因为String类重写了equals和hashCode方法,hashCode方法只是将字符串的内容通过一定的转换,转换成一个整数值。所以,String类的equals方法,只要两个字符串内容相同,则equals返回true。


另外一个例子:

首先,定义一个People类,未重写equals方法和hashCode方法。

public class People{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People(String name){super();this.name = name;}//省略get/set方法}

执行下面代码:

People p1 = new People("a");People p2 = new People("a");set.add(p1);set.add(p2);

执行结果:

P1和P2都会加到set集合里面去,因为People类继承自Object类,Object类的hashCode()方法返回的值是地址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P1和P2地址是不相同的,所以hashCode值也是不相同的,所以都会被加入到set集合里面。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