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

来源:互联网 发布:底层架空建筑面积算法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19:25

    一、OSI七层参考模型

    1、为什么使用-----早期不同厂商设备之间无法互相通信,标准不同;

     

     

     

    物理层:关注传输的介质,有线和无线;电气、机械、光学特性

         传输的流量-----透明比特流;bit;

         有线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双绞线分类:RJ--45

    抗干扰:屏蔽(STP)和非屏蔽(UTP

    内部线缆对绞程度:345、超56

     

    线序:568AB

    568A--绿白绿 橙白蓝白棕白

    B-----橙白绿白蓝白绿棕白

     

    平行线--直通线---用于连接不同层设备,例如交换机和主机;线序是相同

    交叉线---用于连接同层设备;例如:交换机和交换;

    特例:交换机和HUB;路由器与主机;

     

    全反线:用于连接设备的console口进行调试和配置的;线序完全相反;

    台式机---COM--DB9转接口---RJ45接口-----设备console

    USB----com-----RJ45----console

     

    双绞线布线距离:100m

    最大传输速度:1000M5UTP四对线)

    100M-----5UTP 两对线

    STP100M----最大传输距离为25mRJ45

     

    同轴电缆:根据阻抗大小,粗缆和细缆,大约连接距离为500m以内;

    传输速率为10M

     

    光纤:

    单模:光源----激光,频率是单一;传输距离(3--10Km)最大传输1000MSTSG

    多模:光源--发光的二极管,可以发送多种频率的光波;550m之内(ST1000M

     

    无线:蓝牙、红外线、微波、电磁波、卫星

               蓝牙-----4---5m左右,几十K

                红外线-----100左右,在邻接的两栋楼之间;

      

          

      数据链路层:

        分为两个子层:LL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LLC-----用于与上层通信进行协商

        MAC----用于控制下层通信;

      关注数据的存在:数据帧frame

     设备:交换机、网桥

      功能:对数据转发,进行简单的流控;简单检错;

      数据链路层寻址:MAC寻址

      MAC地址---物理地址,必须是唯一(在同一个子网之内是唯一的);

     组成: 48位二进制组成,表现以16进制表示;

                  00-0B-2F-34-09-2E

     最高的两位:往往置0

     最高位置1:该地址是一个广播地址,后面的位数是1;往往目标未知;broadcast

    次高的位置:如果不为0,代表该MAC地址可以通过软件来修改;local

    24----厂商编号;后24--代表产品编号;

     

    如何查看主机上的MAC地址


     

    网络层:数据以数据包方式存在;

    功能:逻辑寻址;路径选择;数据转发;

    设备:路由器(带有路由功能的设备)

    网络的协议:IPIPXappletalk;

    Ip协议:

    特点:非面向连接(无连接),尽力而为的传输

               在寻址的时候必须是分级进行寻址;

               不提供数据的恢复

               承载IP数据包,是一种被动路由协议;

     怎样寻址:IP地址的寻址

     IP地址组成:32位;点分十进制来表示;

     结构组成:分级结构化,网络位和主机位构成

    网络位:标识该主机所属网络

    主机位:该主机在该网络中的位置

    IP地址用于表示子网内主机的唯一性

    172.16.30.44

     

    地址的分类:(IPV4

    可以被主机使用地址:

    A--1---126;网络位于主机位:1:3

    B--128--1912:2

    C--192---223 3:1

    主机位的数量越少,该网络所包含的主机地址越少;

    2n次方-2=可用主机地址数量

    不可以用于主机:

    D组播地址:代表一组设备一个地址;224---239

    E---保留地址,用于做研究;240-255

    特殊地址:

    环回地址:127,用于测试

    本地的环回地址:127.0.0.1

    本地链路地址:169.254.0.0/16/16代表网络位位数);占位;

    未指定地址:0.0.0.0.0/0    

     

    在一个子网内的两个保留地址:

    网络地址:网络位保持不变,主机位全0

    192.168.1.2/24----192.168.1.0/24

    192.168.1.5/30----192.168.1.4/30

    20.30.40.50/22----20.30.40.0/22

     

    数据的三种发送方式:

    单播:目标地址是特定情况下;

    组播:二层组播地址:01-00-5E开头目标地址;

                三层:目标地址属于D类地址

    广播:目标地址是未知的;

                受限广播:是不能被路由器转发的;目标的地址为255.255.255.255

                直接广播:可以被路由器转发,主机对于所属网络是明确的;目标地址:

                 192.168.1.0/24----192.168.1.255/24

     

    广播地址(直接广播地址):为该子网的最后一个地址;

    网络位保持不变,主机位全1

     

    20.30.40.50/22----20.30.43.255/22

    10.30.33.44/20----10.30.47.255/20

     

    IPV4数据包的头部格式

     

     

    版本;头长度;TOSDSCP)服务类型---QOS流量的分类和标记;有效负载长度;标识;分片标记;分片偏移量;

    TTL:存活时间,当数据包每经过一个路由器,TTL1。当=0的时候,丢弃该数据;(防环机制)

    协议字段:上层协议类型或者是路由协议的类型

    头部校验和;源IP和目标的IP地址;可选项和填充项(扩展);

     

    给主机配置地址:手工指定;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DNS---域名解析系统---通过解析域名得到IP地址;

     

    传输层:

    数据存在方式:数据段;

    关注是否建立可靠面向连接/不可靠的非面向连接的会话;

    需要进行流控;

     

    解析两种传输层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特点:非面向连接不可靠的传输协议;尽力而为;

                不提供数据恢复----不存在序列号、确认号

                 传输的速度较快

    适合于传输语音和视频流量;

    UDP的报头格式:

     

     

    port端口号:用于标识上层应用服务

    80-----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范围:1-65535

    注明:1---1024

    动态:1025----65535

     

     

     

    TCP----传输控制协议;

    特点:面向连接可靠的传输协议;有序列号、确认号、窗口(流控)、对数据可以进行恢复;

               四种关机技术:

               确认机制、重传输、重排序、流控

              传输速度较慢;

    适合于:普通数据流量

    TCP头部格式:

     

    TCP会话建立:

    1、发送者-------同步请求消息---------接受者   (初始的序列号)

    2、接受者-------同步应答和ACK确认消息(同步请求消息)----发送者

    3、发送者------ACK确认消息-------接受者

     

    TCPACK去人机制:对接受到数据进行确认,保证该数据正确的被接收;

    返回的ACK确认号=发送的序列号+窗口大小

    如果返回确认号不满足该等式,意味着接受端发生拥塞;

     

    重传输:当数据丢失的时候,需要重新传输该数据;

    重排序:在从源到目标有多条路径时候,有可能接收方数据序列发生变化;

     

    流控(窗口机制):一次能够传输或者接收数据量大小;滑动窗口:拥塞发生窗口缩小;网络稳定了,变大;

     

    四层与应用层服务的映射:端口号-----服务

    FTP:文件传输协议-----20(连接控制)、21(数据传输)-----------TCP1028端口号---动态监测

    telnet:远程登录服务-----------23 ----TCP

    DNS-----53-----TCPudp

    Tftp---简易文件传输协议------69----UDP

    SNMP----161/162------UDP

    RIP--路由信息协议------520----udp

    BGP---边界网关协议-----179----TCP

     

     

    三层到四层映射:套接关系,192.168.1.1:80

     

     

    会话层:用于建立、管理、关闭end to end会话

    表示层:定义数据格式的,对数据进行加密

    应用层:人机交互的接口,对用户的认证;

     

    TCP/IP四层模型:工程模型,接入层(物理和数据链路层)、网际网层、传输层、应用层;

     

    二、理解以太局域网

    以太局域网的标准:IEEE802.3/ethernet

    以太网架构:共享型架构网络;传输的链路被共享;

    带来的问题:冲突发生,冲突的范围越大,冲突发生几率越大

                             传输距离限制?

                              

    解决监测冲突的办法:

    检测:CSMA/CD----二进制退避算法

    解决办法:缩小冲突范围-----分割冲突域------交换机或者网桥

     

     传输距离限制?------减少噪音干扰,放大信号、复原信号---------HUB(中继器)架构:共享型架构---扩大冲突域;

     

    解析Ethernet传输的数据格式------数据帧的格式

    Ethernet   II:

     

     

    前导码;目标MAC;源MAC地址;typeDATA46--1500BYTE);FCS:帧校验序列;(MTU:最大传输单元为1500;)

     

     

     

     

    在该数据帧中包含了一个802.2数据帧头部;

    前导码;起始界定字符;目标和源MAClength802.2header+DATAFCS

     

     

    探讨数据的封装和解封装

     

    封装:数据发出的时候,经过每层时候加上相应的标记信息,以便于进行寻址和路由;

    解封装:接收时候,去掉标记信息;

     

    ARP:地址解析协议;通过对端IP地址解析得到对端的MAC地址

    正向ARP-----IP-----MACARPA

    反向arp------MAC----ip(rarp)

     

    在主机上查看arp映射表

     

     

    移除arp表:

     

    arp欺骗发生:arp表是动态,所以在某个时间之后会被刷新;

    Arp    -s  将动态的arp映射变为静态的;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