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概念及linux目录结构

来源:互联网 发布:数据科学家 认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8:49

一、基础概念

1、文件系统、分区和挂载

文件系统:是指操作系统中与管理文件有关的软件和数据。

linux分区:linux文件系统是一棵文件树,且它的所有文件和外部设备(如硬盘、光驱等)都是以文件的形式挂在这个文件树上

挂载:在 Linux 中把每一个分区和某一个目录对应,以后再对这个目录的操作就是对这个分区的操作,这样就实现了硬件管理手段和软件目录管理手段的统一。


2、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主分区:就是包含操作系统启动所必需的文件和数据的硬盘分区,要在硬盘上安装操作系统,则该硬盘必须要有一个主分区。

扩展分区:也就是除主分区外的分区,但它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再将它划分为若干个逻辑分区才可使用。

逻辑分区:则在数量上没有什么限制。


3、SWAP 交换分区

Linux 在硬盘上划出一个区域来当作临时的内存,叫做交换分区swap


4、分区格式,如:EXT2、EXT3等。


5、GRUB:是一种引导装入器,类似bootloader,负责装入内核并引导Linux 系统。


二、文件属性

第一个字符显示文件的类型。

“-”表示普通文件。

“d”表示目录文件。

“l”表示链接文件。

 “c”表示字符设备。

“b”表示块设备。

“p”表示命名管道,比如FIFO 文件(First In First Out,先进先出)。

“f”表示堆栈文件,比如LIFO 文件(Last In First Out,后进先出)。

“s”表示套接字。


三、Linux 目录结构

/bin  bin 就是二进制(binary)的英文缩写。在这里存放Linux 常用操作命令的执行文件,如mv、ls、mkdir 等。有时,这个目录的内容和/usr/bin 里面的内容一样,它们都是放置一般用户使用的执行文件
/boot 这个目录下存放操作系统启动时所要用到的程序。如启动grub 就会用到其下的/boot/grub子目录
/dev 该目录中包含了所有Linux 系统中使用的外部设备。要注意的是,这里并不是存放外部设备的驱动程序,它实际上是一个访问这些外部设备的端口。由于在Linux 中,所有的设备被当作文件进行操作,比如:/dev/cdrom 代表光驱,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像访问文件、目录一样对其进行访问
/etc 该目录下存放了系统管理时要用到的各种配置文件和子目录。如网络配置文件、文件系统、x 系统配置文件、设备配置信息、设置用户信息等都在这个目录下。系统在启动过程中需要读取其参数并进行相应的配置
/etc/rc.d 该目录主要存放Linux 启动和关闭时要用到的脚本文件
/etc/rc.d/init 该目录存放所有Linux 服务默认的启动脚本
/home 该目录是Linux 系统中默认的用户工作根目录。
/lib 该目录是用来存放系统动态链接共享库的。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会用到这个目录下的共享库。因此,千万不要轻易对这个目录进行操作
/lost+found 该目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空的。只有当系统产生异常时,会将一些遗失的片段放在此目录下
/media 该目录下是光驱和软驱的挂载点,Fedora Core 4 已经可以自动挂载光驱和软驱
/misc 该目录下存放从DOS 下进行安装的实用工具,一般为空
/mnt 该目录是软驱、光驱、硬盘的挂载点,也可以临时将别的文件系统挂载到此目录下
/proc 该目录是用于放置系统核心与执行程序所需的一些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在内存中由系统产生的,故不占用硬盘空间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