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帧格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软件套什么定额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00:13

以太网帧格式,即在以太网帧头、帧尾中用于实现以太网功能的域。

图2 IEEE802.3以太帧头

  

字段字段长度(字节)目的前导码(Preamble)7同步帧开始符(SFD)1标明下一个字节为目的MAC字段目的MAC地址6指明帧的接受者源MAC地址6指明帧的发送者长度(Length)2帧的数据字段的长度(长度或类型)类型(Type)2帧中数据的协议类型(长度或类型)类型和填充(Data and Pad)注46~1500高层的数据,通常为3层协议数据单元。对于TCP/IP是IP数据包帧校验序列(FCS)4对接收网卡提供判断是否传输错误的一种方法,如果发现错误,丢弃此帧

 注:如果数据包小于46字节,则要求“填充”,以使这个字段达到46字节。填充是必须的,因为数据字段要求至少46字节长(这个填充字符是否会发送呢?个人觉得应该是会的)。

以太网中的最小帧长的设定:1,假设公共总线媒体长度为S,帧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0.7C(光速),网络的传输率为R(bps),帧长为L(bps),tPHY为某站的物理层时延;则有: 碰撞槽时间=2S/0.7C+2tPHY 因为Lmin/R=碰撞槽时间 所以Lmin =(2S/0.7C+2tPHY )×R ,Lmin 称为最小帧长度。 碰撞槽时间在以太网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参数,有如下特点: (1)它是检测一次碰撞所需的最长时间。 (2)要求帧长度有个下限(即最短帧长)(3)产生碰撞,就会出现帧碎片。 (4)如发生碰撞,要等待一定的时间。t=rT。(T为碰撞槽时间) 2,下面我们来估计在最坏情况下,检测到冲突所需的时间 (1)A和B是网上相距最远的两个主机,设信号在A和B之间传播时延为τ,假定A在t时刻开始发送一帧,则这个帧在t+τ时刻到达B,若B在t+τ-ε时刻开始发送一帧,则B在t+τ时就会检测到冲突,并发出阻塞信号。 (2)阻塞信号将在t+2τ时到达A。所以A必须在t+2τ时仍在发送才可以检测到冲突,所以一帧的发送时间必须大于2τ。 (3)按照标准,10Mbps以太网采用中继器时,连接最大长度为2500米,最多经过4个中继器,因此规定对于10Mbps以太网规定一帧的最小发送时间必须为51.2μs。 (3)51.2μs也就是512位数据在10Mbps以太网速率下的传播时间,常称为512位时。这个时间定义为以太网时隙。512位时=64字节,因此以太网帧的最小长度为512位时=64字节。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