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笔记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替人代付用信用卡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18:01

......


内部类

java中的内部类和接口加在一起,可以的解决常被C++程序员抱怨java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没有多继承。实际上,C++的多继承设计起来很复杂,而java通过内部类加上接口,可以很好的实现多继承的效果。



继承

父类不可以转化为子类,反之可以。

父类私有方法不可以被子类访问。


List

ArrayList的查询效率比较高,增删动作的效率比较差,适用于查询比较频繁,增删动作较少的元素管理的集合。LinkedList的查询效率低,但是增删效率很高。适用于增删动作的比较频繁,查询次数较少的元素管理集合。for和iterator查询10000个元素的时间。

List        Type        Time(nanoseconds)
-------------------------------------------------
ArrayList       for                      1012132
ArrayList       Iterator                 1970454
LinkedList      for                    109262845
LinkedList      Iterator                 2357403



jdk5特性

* E - Element (在集合中使用,因为集合中存放的是元素)
* K - Key(键)
* N - Number(数值类型)
* T - Type(Java 类)
* V - Value(值)

 ? 表示不确定的java类型。 T 表示java类型。 K V 分别代表java键值中的Key Value。 E 代表Element。 Object跟这些东西代表的java类型有啥区别呢? Object是所有类的根类,是具体的一个类,使用的时候可能是需要类型强制转换的,但是用T ?等这些的话,在实际用之前类型就已经确定了,不需要强制转换。

 

遍历map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HashMap<String, String>();
  map.put("1", "value1");
  map.put("2", "value2");
  map.put("3", "value3");
  
  //第一种:普遍使用,二次取值
  System.out.println("通过Map.keySet遍历key和value:");
  for (String key : map.keySet()) {
   System.out.println("key= "+ key + " and value= " + map.get(key));
  }
  
  //第二种
  System.out.println("通过Map.entrySet使用iterator遍历key和value:");
  Iterator<Map.Entry<String, String>> it = map.entrySet().iterator();
  while (it.hasNext()) {
   Map.Entry<String, String> entry = it.next();
   System.out.println("key= " + entry.getKey() + " and value= " + entry.getValue());
  }
  
  //第三种:推荐,尤其是容量大时
  System.out.println("通过Map.entrySet遍历key和value");
  for (Map.Entry<String, String> entry : map.entrySet()) {
   System.out.println("key= " + entry.getKey() + " and value= " + entry.getValue());
  }

  //第四种
  System.out.println("通过Map.values()遍历所有的value,但不能遍历key");
  for (String v : map.values()) {
   System.out.println("value= " + v);
  }
 }


 

开发的时候,如果有2个版本,但是写了一个类,需要更新到2个版本中去,如何操作?



每次读rest的概念,都会与不同的感觉,不同深度的理解。

原则条件

REST 指的是一组架构约束条件和原则。满足这些约束条件和原则的应用程序或设计就是 RESTful。
Web 应用程序最重要的 REST 原则是,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在请求之间是无状态的。从客户端到服务器的每个请求都必须包含理解请求所必需的信息。如果服务器在请求之间的任何时间点重启,客户端不会得到通知。此外,无状态请求可以由任何可用服务器回答,这十分适合云计算之类的环境。客户端可以缓存数据以改进性能。
在服务器端,应用程序状态和功能可以分为各种资源。资源是一个有趣的概念实体,它向客户端公开。资源的例子有:应用程序对象、数据库记录、算法等等。每个资源都使用 URI (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 得到一个惟一的地址。所有资源都共享统一的界面,以便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状态。使用的是标准的 HTTP 方法,比如 GET、PUT、POST 和 DELETE。Hypermedia 是应用程序状态的引擎,资源表示通过超链接互联。

分层系统

另一个重要的 REST 原则是分层系统,这表示组件无法了解它与之交互的中间层以外的组件。通过将系统知识限制在单个层,可以限制整个系统的复杂性,促进了底层的独立性。
当 REST 架构的约束条件作为一个整体应用时,将生成一个可以扩展到大量客户端的应用程序。它还降低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延迟。统一界面简化了整个系统架构,改进了子系统之间交互的可见性。REST 简化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实现。

未完待续...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