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芯测试仪设计

来源:互联网 发布:js获取a标签的href值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00:08


磁芯测试仪设计

(更清晰的全套图纸已找到,待更替)


        计算机是信息加工机,被加工的信息数据从外部输入先要保存到计算机的存储器内,然后再进行加工,加工完成一般也先保存到存储器,再由存储器再输出。存储器是计算机不可缺少的一种设备。现代计算机保存数据的存储器有硬盘、内存、U盘,可写或可擦写光盘,还有CPROM、CMOS,除硬盘为磁介质外,其余都不用磁介质,大都是半导体器件,但早期计算机的存储器都靠磁介质来存储数据,如磁芯、磁鼓、磁盘、磁线等,外部则还有磁带,也有用纸质媒体如纸带、穿孔卡保存数据。上世纪60年代初,国产计算机机内多用磁鼓和磁芯作存储器。磁鼓体积庞大(如下左图所示)每秒只能转动几圈,数据读写速度很低,每秒只能做几十次的加减操作,又因靠磁表面存储,磁鼓的表面面面积小,所以数据容量小,不理想,较早被淘汰,国产103计算机早期用过它,后来改用磁盘。磁盘靠多层叠在一起,容量就大,但磁盘机的制造工艺复杂,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还无生产厂家能制造,要用就向国外买,我记得复旦103机房用的磁盘叫“保盘”,就因为它是保加利亚生产的。有了磁盘,才能存放操作系统等大软件。而磁带机容量大,用得很多,直到80年代还是在用,但磁带读写数据麻烦,仅仅用来备份数据。

       磁芯存储器数据读写不依赖机械转动,速度比磁鼓远远快,每秒运算可达1000次以上,国外1950年代就使用了(见下面右图),我国1960年代开始使用。数据容量可大可小,当时复旦自制602计算机的容量是4096单元,每个单元字长为32位、下图右边所见的由多个机柜的磁芯板组成 磁芯存储器数据容量估计是几十K

。。。。。。


图  磁鼓(左)与磁芯(右)存储器

        没有磁盘作外存的机器通常全靠纸质媒体来保存数据,包括穿孔纸带和穿孔卡片。我们(复旦大学四一工厂)自己生产计算机大都为数字控制机,就是用磁芯存储器作内存,纸带当外存的,后者可用纸带穿孔机预先脱机穿孔,穿孔错了可以用浆糊修补,然后上机器进行读入。当时各大学里自己研制计算机或数控设备估计也都用这样的方式。

       磁芯存储器是由大量细小磁芯组成,大量磁芯买来后每一颗都要经过严格挑选测试保证有可靠的性能,即矩形的‘磁滞回线’,才能用来组成存储器。我们制造磁芯测试仪就是用来测试磁芯的。仪器的线路由数学系同事顾德全同志(已故)大概是从上海计算机厂即上无13厂或上海磁芯弄来的(买来还是免费要来我不记得了),我仅作该仪器的各种印刷电路版和机器外形的设计,并负责测试仪装好的校正和调试。因磁芯测试时要多人一起才能赶上磁芯供应速度,我记得一共装了好几台,可以供多人同时进行测试。仪器调试包括各种波形的幅度和宽度,这靠改变有关电阻电容的大小实现,此外还要求输出电流波的形状好,方方正正的没有毛刺,后者是靠改变一颗串在电流输出回路上的、由较大直径的一颗磁芯组成的扼流圈的圈数来实现。

       因原始线路不是我设计的,本来不打算介绍,但后来一想,把他记录下来也好,说不定将来会有类似原理的仪器需要设计,就可参考。图纸共有许多张,我选其中重要的扫描和处理一下就贴出,质量较差,但还能看清,波形图则加以重画,因为原来的实在不行了。



图0a 手绘原始总逻辑框图


图0b 修改后的逻辑总框图,其中ZD为震荡器,DW为单稳电路,Y为与门,H为或门,F为反相器,G为跟随器


图1 图0所示逻辑图所要产生测试仪波形图(底稿在dell机上)


下面为震荡器和单稳的具体电路图:

图2:高频和低频脉冲发生器,即图1中的ZD1和ZD2


图3:单稳脉冲发生器,即图1中的DW1到DW7。其中RC随各个单稳而不同,它们的数值如下:


图4  各单稳的R与C的数值



图5 读电流放大器


图6 写电流放大器

       还有一些电源图纸,是上述电路所用到的各种稳压电源的电路,在此略去不画了。

      大量磁芯测试好后,再用细铜线串起来成为磁芯板,再加上驱动回路才成为磁芯存储器,用于计算机作为内存。下面左图是一块早期磁芯板,容量很小,但可清晰看到每个磁芯串过3根相互绝缘的细导线,其中2根是地址线,一根是读写数据用的。右边是容量较大的磁芯板,磁芯很多,但每一颗磁芯都要穿三线,且完全要靠手工完成穿线。这是一件非常繁复的工作。右图由于缩小很多,磁芯已小得看不清。

,............,,,,, 早期磁芯板。容量估计是4个字,字长20位,总计
80颗磁芯,可作计算器的存储器了
后期磁芯板,容量较大, 估计4k,字长32位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