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农看电子商务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 base64decode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2:33

    以下内容纯属自己YY,纯属自己更加自己经历有感而发。希望大家不要较真,如有误导,欢迎拍砖。以下想法和理解仅供参考,还望不要误导。

    2013年对于我来说又是一个没有攒到一毛钱的一年,在这快要回家的时刻,兜里半毛钱都没有,对于我这个百分之百的码农来说,心里是无比的无奈。或许我可以很屌丝的说:金钱都是虚荣,思想才是至高无上的(后背有点凉)。这一年我接触了所谓的电子商务,于是对电子上午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我想站在以为码农的角度去看待这样一个事物,从而也总结一下这一年的经历。

    每次想到电子商务这个词汇,大脑里面都没出现另一个名词——阿里巴巴。在中国或许它们已经是一个整体,看着现在的阿里巴巴,会让人想起企业帝国这个词汇。

    1999年,我百度了一下,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或许那一年没人知道马云这个人。那年他创办了阿里巴巴。于是便有2003年成立淘宝,2004年成立支付宝,2012年出现了天猫,2013年出现了菜鸟。于是也有了B2B,C2C,B2C,O2O等电子商务模式。那么电子商务他们关注了什么呢?

    一、订单,这个或许是任何电子商务平台最为关注的东西。因为这是整个平台的经济来源。一个平台的订单量能够说明它存在的价值,那么作为一个码农怎么看待订单这样一个概念呢?每个订单在整个电子商务系统中应该是唯一的,那么站在系统侧面用户什么来代表一个订单呢?那便是订单号,为了能够让整个电子商务平台可发展的状态,订单号的编码规则不能限制整个平台的订单量。订单号至少具备一定的意义和可无限递增。例如:201401090000001这样一个订单号,他表示是20140109号第1个订单,如果按照这样的编码规则是不是会看到整个平台的日接单量(其中包括取消交易的订单)存在一个上限,这样严重阻碍了整个平台的发展。那么对这个规则稍微调整一下,可以对订单编号按照不对维度进行定义,比如加上用户的维度和卖家的维度。这样可以更好的控制一个订单量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意义。例如2014010900000001 6256 5695后面两串是买家维度和卖家维度。这样至少可以保证一个买家在同一个卖家里面至少可以购买1000万个订单,对整个平台的接单量进行了很好的扩展。虽然这样也有一定的受限,但是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整个平台的接单量是和买家量和卖家量的乘积然后再乘以1000万,这个数据量将会是随着买家和卖家量的增加而增加。对于具体的电子商务平台订单编号规则可能存在一定的算法,本人只是进行一定的揣测,并没有了解他们内部的原理。只是知道淘宝和天猫的订单号后四位同一个买家是相同的。咱在软件设计的角度,这个叫做可扩展性。

    二、支付,对于一个好的电子商务平台应该有一套支付的手段,不管是借助各家银行的网上银行还是银联。一个好的支付体验也会增加一个平台的用户量和订单量,同样也会吸收很多的商家入驻。而阿里创建支付宝便是为了提供买家和卖家一站式的支付体验,同样也增加了买家的安全感,随之而来的便是买家对整个平台支付的信任。买家不必为不同的银行卡而跳转到各个网银去进行支付,只需要拥有一个支付宝账号即可进行支付,而和各个网银的对接便交给支付宝完成,对于买家完全属于透明化体验。站在码农的角度去看待这样一个问题,便是从接口的对接以及整个支付操作的代理。

    第三方支付平台,它首先要完成的事情便是和各个网银进行各种业务的接口对接,可以通过网银后端的交易记录会发现,每次对支付宝充钱,其实就是将自己本银行的钱转账到支付宝在本银行开户的银行卡上,而支付宝只需要通过银行提供的接口获取对应账号的资金出入帐记录以及对方的银行账号,将这些信息反映到支付宝平台里面。那么这里都是接口在进行操作,而用户只需进行一次转账而已。接口对于一个复杂业务的系统而言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这里的接口不是语言里面的接口定义,而是多个系统对接的一种入口。接口实施可以有多种方式,可以是普通的HTTP请求(restful)方式,RMI方式,rpc方式,webservice方式等等,只要是可以通信的协议都可以实现接口的对接。

    对于存在多个系统的集成,存在接口的对接,这样的需求场景下,那么会存在接口调用失败的情况,这里就涉及到重发机制。于是便有了一个消息队列,这里面容纳的便是需要下发给对接接口的消息,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本人的设计方案,是采取异步下发的机制,设置一个定时器,定时读取消息队列消息,下发消息对对应的接口,同时标记消息的下发状态。

    三、物流,物流已经成为了发展电子商务的一个瓶颈,一个好的物流体验直接关系到买家对你这个平台的认知度。在阿里发展初期或许他们并没有考虑太多的物流相关的东西,但是随着发展,他们也意识到了物流对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一个好的物流体验对整个平台的价值会有很大的提高,所以马云出来整了一个菜鸟。

     对比各大电商平台,物流做的最好的应该算是京东,京东上面的订单一般可以做到一日达,而且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包邮,也支持货到付款,这样的物流体验,是很多买家选择京东的一个原因。而淘宝和天猫上面的物流体验,基本上还是建立在第三方物流公司上面的,无法做到自己控制整个物流链,从而无法很好的提高物流派件速度,也基本上不支持货到付款,虽然有这个,但是体验和学习成本比较高,所以很难让买家去选择淘宝的货到付款。这里可以算是京东胜过阿里的一个地方。因为京东有自己的物流,马云为了弥补这个漏洞,于是边创建了菜鸟,菜鸟其实就是统一其他物流公司,从而整合各个物流公司的派件网络,最终达到阿里通过菜鸟可以掌管整个电子商务后端的大物流。后续以后,整个阿里电子上午平台,不管是海外还是国内,物流端只要对接菜鸟,然后再有菜鸟去分析整个物流网络,实施派送,最终也就实现了菜鸟的大物流计划。通过对比菜鸟和京东对物流整合的方式可以看出,菜鸟是先借助各大物流公司来搭建整个物流网络,而京东是通过自己组件整个一个物流网络,在各大区简历自己的仓库,从而各大区的仓库负责各个区域的物流派件。这两种模式可以通过圆通加盟物流模式和速达直营物流模式,加盟式可以很快的使得自己的网络铺开做大,但是各个加盟网络很难统一管理,而直营式的优点是可以很好统一的管理各个网点,从而提高整个派件的速度,但是铺开和做大整个物流网络需要很大的投资。这两种模式对应了菜鸟和京东。或许菜鸟现在只是收拢各大物流公司来熟悉整个物流链的运作模式,后面可能也会加大投入建立自己的物流网络,毕竟菜鸟的注册资金是如此的丰厚,前段时间也听说菜鸟在深圳建立了某某大仓,或许也是有这个想法吧。

     对于菜鸟这种方式,站在码农的方式去思考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一个抽象统一的过程。当前各大物流商都有一套自己的规则和玩法,菜鸟所要做的则是统一整个物流网络,那么就得对整个物流网络进行抽象,然后进行统一,从而可以提供一站式的后端物流体验。这可以遇见,如果菜鸟真的成功将国内整个物流给统一了,那么可以想想菜鸟应该比现在的淘宝,天猫,京东等等具有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