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bond技术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网哈伦裤女裤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8:49

1、修改相应的网络配置文件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ONBOOT=yes
BOOTPROTO=none
MASTER=bond0
SLAVE=yes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
DEVICE=eth1
ONBOOT=yes
BOOTPROTO=none
MASTER=bond0
SLAVE=yes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ifcfg-bond0
DEVICE=bond0
ONBOOT=yes
BOOTPROTO=static
IPADDR=IP地址
NETMASK=子网掩码
GATEWAY=网关

2、修改modprobe相关设定文件

vi /etc/modprobe.d/bonding.conf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ing mode=0 miimon=200


3、加载模块
modprobe bonding


4、重启网络并确认状态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cat /proc/net/bonding/bond0


5、系统启动项

vi /etc/rc.d/rc.local

#追加

ifenslave bond0 eth0 eth1

留心:前面只是2个网口绑定成一个bond0的情况,如果我们要设置多个bond口,比如物理网口eth0和eth1组成bond0,eth2和eth3组成bond1,

那么网口设置文件的设置方法和上面第1步讲的方法相同,只是/etc/modprobe.d/bonding.conf的设定就不能像下面这样简单的叠加了: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ing mode=1 miimon=200

alias bond1 bonding

options bonding mode=1 miimon=200

正确的设置方法有2种:

第一种,你可以看到,这种方式的话,多个bond口的模式就只能设成相同的了:

alias bond0 bonding

alias bond1 bonding

options bonding max_bonds=2 miimon=200 mode=1

第二种,这种方式,不同的bond口的mode可以设成不一样:

alias bond0 bonding

options bond0 miimon=100 mode=1

install bond1 /sbin/modprobe bonding -o bond1 miimon=200mode=0

仔细看看上面这2种设置方法,现在如果是要设置3个,4个,甚至更多的bond口,你应该也会了吧!

后记:简单的介绍一下上面在加载bonding模块的时候,options里的一些参数的含义:

miimon 监视网络链接的频度,单位是毫秒,我们设置的是200毫秒。

max_bonds 配置的bond口个数

mode bond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在一般的实际应用中,0和1用的比较多,

如果你要深入了解这些模式各自的特点就需要靠读者你自己去查资料并做实践了。

0或balance-rr 轮转策略,提供负载均衡和耐故障功能,按顺序轮流把包发给包含在bond口内的网口。

1或active-backup 主备策略,提供高耐故障功能,逻辑简单,一个处于激活状态,一个失败,另外一个自动激活。

2或balance-xor XOR策略,提供负载均衡和耐故障功能。

3或broadcast 广播策略,耐故障功能。把数据以广播的方式,发给包含在该bond口内的所有网口。

4或802.3ad IEEE 802.3ad动态链接集合。

5或balance-tlb 自动适应传输负载均衡策略。

6或balance-alb 自动适应负载均衡策略。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