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kit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需要品牌授权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6:16
WebKit最早是苹果发起的开源项目,基于KDE的KHTML页面渲染引擎。如今它已经是最广泛使用的浏览器核心引擎之一,五大桌面浏览器中已有三家采用WebKit引擎:苹果的Safari、Google的Chromium和Opera。那么,互相竞争的公司如何联合开发WebKit的,每家公司所占的比例又是多大呢?

WebKit 是一个开源的Web浏览器引擎,其起源可追溯到 K Desktop Environment (KDE)。WebKit 项目催生了面向移动设备的现代 Web 应用程序。苹果的Safari、谷歌的Chrome浏览器和Opera(Opera放弃自己的渲染引擎Presto,改用WebKit渲染)都是基于这个框架来开发的。

此外,作为最受欢迎的两款移动浏览器,iPhone和iPad采用的移动版Safari,以及Android系统默认浏览器同样基于WebKit技术。

苹果、Google和Opera向来都是浏览器市场上的竞争对手,这里可查看2月浏览器排行榜,Chrome这个成绩也是创下了17个月来的新低,下降了1.56%;Safari上涨了0.18%,占5.42%,而Opera持续增长,由1.75个百分点增长至1.82个百分点。在过去的一年中,全球市场份额持续增长的Chrome和Safari采用WebKit,而没有采用WebKit渲染引擎的Mozilla和IE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那么,互相竞争的公司如何联合开发WebKit的,如何贡献代码和评审代码,每家公司所占的比例多大? 根据活跃的代码评审者统计,在WebKit项目的整个生命中,苹果的比例不出所料属最高,Google次之。但过去几年情况有了明显改变,Google在WebKit项目中日益活跃。


2012年,Google占了50%,苹果25%、RIM (7%)和诺基亚(5%)。在WebKit这个开源项目中,代码评审是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评审员类似看门人,决定哪些改变是有意义的,是否符合项目实践和质量标准。代码评审者的工作代表着每家公司在项目如何演变上所承担的责任。企业角色的改变也反映出项目发展的历史。

毫无疑问, WebKit已成新的宠儿。

笔者认为,WebKit的崛起,让浏览器从“功能时代”向“性能时代”的转变。这是浏览器发展的自我救赎,也是一种回归。速度、稳定性、兼容性将重新被奉为评判浏览器优劣的标准。或许WebKit又给大家划了一条新起跑线,谁能抓住机会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