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ive C++(17) 以独立语句将newed对象置入智能指针

来源:互联网 发布:数控钻铣床编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1:19
问题聚焦:
    使用了资源管理对象(如智能指针),就一定是安全的吗?显然不是。
    资源泄露发生可能在于,在“资源被创建”和“资源被转换为资源管理对象”两个时间点之间有可能发生异常干扰。


看下面这个例子:
//函数说明
int priority();    //揭示处理程序的优先权void processWidget(std::tr1::shared_ptr<Widget> pw, int priority);     // 用来在某动态分配所得的Widget上进行某些带有优先权的处理                                                                       // 这里对动态分配得来的Widget运用智能指针// 现在考虑调用processWidgetprocessWidget(new Widget, priority());        // 显然编译是不通过的,原因是类型不匹配。// 如果像下面这样调用即可processWidget(std::tr1::shared_prt<Widget>(new Widget), priority());        // 编译通过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上述正确的调用方法,却可能发生资源泄露
分析:
调用processWidget之前,编译器需要做三件事:
  • 调用priority
  • 执行“new Widget”
  • 调用tr1:shared_ptr构造函数
问题在于:C++编译器是以什么样的次序完成这些事情的呢?
答案是不确定的。
可以确定的是:“new Widget”一定执行于tr1::shared_ptr构造函数被调用之前。
但是对priority的调用则可以排在第一第二或第三的位置。
当priority的调用排在第二的位置时,执行次序如下:
  1. 执行“new Widget”
  2. 调用priority
  3. 调用tr1:shared_ptr构造函数
潜在的问题:如果第二步发生异常,new Widget返回的指针将会遗失。(其实为什么会遗失,这个问题有待验证)
所以,资源泄露发生可能在于,在“资源被创建”和“资源被转换为资源管理对象”两个时间点之间有可能发生异常干扰。


解决的方案:
使用分离语句
std::tr1::shared_ptr<Widget> pw(new Widget);processWidget(pw, priority());
依据在于:编译器对于“跨越语句的各项操作”没有重新排列的自由。



小结:
以独立语句将newed对象存储于智能指针内,如果不这样做,一旦异常被抛出,有可能导致难以察觉的资源泄漏。


参考资料:
《Effective C++ 3rd》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