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用户数和QPS

来源:互联网 发布:服装批发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3:34
关于并发用户数和QPS,自己一直被这两个概念纠结,阅读了一下相关资料,总结如下:并发 用户数和QPS两个概念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如果要说QPS时,一定需要指明是多少并发用户数下的QPS,否则豪无意义,因为单用户数的40QPS和20并 发用户数下的40QPS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说明该应用可以在一秒内串行执行40个请求,而后者说明在并发20个请求的情况下,一秒内该应用能处理40 个请求,当QPS相同时,越大的并发用户数,代表了网站并发处理能力越好。对于当前的web服务器,其处理单个用户的请求肯定戳戳有余,这个时候会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一方面该服务器可能有多个cpu,但是只处理单个进程,另一方面,在处理一个进程中,有些阶段可能是IO阶段,这个时候会造成CPU等待,但是有没有其他请 求进程可以被处理)。而当并发数设置的过大时,每秒钟都会有很多请求需要处理,会造成进程(线程)频繁切换,反正真正用于处理请求的时间变少,每秒能够处 理的请求数反而变少,同时用户的请求等待时间也会变大,甚至超过用户的心理底线。所以在最小并发数和最大并发数之间,一定有一个最合适的并发数值,在并发 数下,QPS能够达到最大。但是,这个并发并非是一个最佳的并发,因为当QPS到达最大时的并发,可能已经造成用户的等待时间变得超过了其最优值,所以对 于一个系统,其最佳的并发数,一定需要结合QPS,用户的等待时间来综合确定。


系统吞吐量几个重要参数:QPS(TPS)、并发数、响应时间

QPS(TPS):每秒钟request/事务 数量
并发数:系统同时处理的request/事务数
响应时间:一般取平均响应时间


理解了上面三个要素的意义之后,就能推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QPS(TPS)= 并发数/平均响应时间


一个系统吞吐量通常由QPS(TPS)、并发数两个因素决定,每套系统这两个值都有一个相对极限值,在应用场景访问压力下,只要某一项达到系统最高值,系统的吞吐量就上不去了,如果压力继续增大,系统的吞吐量反而会下降,原因是系统超负荷工作,上下文切换、内存等等其它消耗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转载:http://blog.csdn.net/wisters/article/details/7222476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