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学习笔记-Factory Method

来源:互联网 发布:哪个网络机顶盒好用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6:50

几年前学设计模式,没有坚持把笔记写完,最近重温技术,顺便完成这项任务吧。

关于工厂方法,模式的意图是: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别名是“虚构造器”。

这个模式中“工厂”大概有构造器的意思,说明这个结构中使用了组合。例如"Application"中包含了"Document",“迷宫”里面包含了“墙”和"门"。

另外这个模式里面经常会有平行层次的类层次,比如基类层面是“Application”和“Document”,子类层面是“MyDocument”和“MyApplication”。在基类层面,调用的是Application的创建方法,例如CreateDocument();和Document的具体操作方法,例如Open()。这样在基类的层面看到的是高层次的逻辑,如果直接跳转进去看具体的底层逻辑,往往会找到一个虚函数或者空的函数。

如果把高层次的逻辑放到具体子类里面去呢,阅读方便了,引入的是代码的重复和维护起来的麻烦。所以代码的开发尤其是维护者,需要了解这个模式,高层次流程上的东西看基类里面的,底层具体实现的东西直接找子类看。尤其有时候创建子类的过程也不是那么明显,可能是通过注册或者其他什么方式完成的。

今天看完这个模式,我想起很久以前我维护的一些代码,我当时不知道它们的模式就是这个工厂方法,只知道基类的引用或指针初始化的时候会指向一个子类,具体的工作是子类完成的,这个是多态。然后每次看代码都很头疼,基本上要背过基类和子类的名字,然后才能找到相应的代码。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