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应用软体设计

来源:互联网 发布:php curl post header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08:39

O联网组织是一种极柔软的组织形式,层级组织则是一种硬式的组织形式。软体的本质就必须相当“柔软”,与硬体的“刚硬”,构成刚柔并济的最佳拍档。在Internet的基层有TCPIP、HTTP等协定,.Net则提供较高层的软体协定(Protocol)及服务,让软体元件能在Internet上顺利分工整合,支持灵活的跨企业eProcess。 
本文举例说明,如何透过OOAD及UML分析出企业元件(Business Object),安排这些元件的分工,并整合出企业流程物件(Business Process Object),也就是use case object (简称uco);然后再由uco整合出wco (Web Control Object)。而.Net让wco能在Internet上,互相沟通、分工与合作,支持多元多变的eProcess。 

.Net的角色 
---- iO软体协定与服务 

大家都能感觉东西的「软」与「硬」,例如一条缝衣服的线,你移动线的一头端,不见得会带动线的尾端,所以我们感觉线是软的。而像钢线就感觉硬得多了。日常生活中,还有像泥鳅、龙等都是软的。移动位置是一种「改变」(Change),龙首改变不会立即强力控制(Control)或影响龙身的改变,对龙尾的立即影响更小。意味着,龙首、龙身、龙尾3个「部份」(Part)之间的相依性(Dependency)蛮小的,构成一个柔软的「整体」(Whole)。 

相反地,一条船(如端午节的龙舟)的船头、船身、船尾3部份之间的相依性非常大,构成一个钢硬的「整体」(Whole)。 
钢硬的东西(或系统)各部份直接相依,我们一般会觉得比较容易控制,例如移动船尾就会立即直接影响到船头,改变了方向。 
但是「船舵」就比较特殊了,它跟船尾的相依性不高,移动或转动时并不立即直接影响船尾,却能大幅度间接移动船尾,改变整艘船的方向。 

掌舵者就像抓住龙尾巴,感觉软软的,不太容易控制整条龙。勤加练习、领悟、加上一点艺术美感,才能成为好的掌舵者。 
如果一个系统组织的各部份都类似「舵」这样的独立不太相依的话,整个系统的柔软度就提高了,这样的组织形式就是iO联网组织。反之,如果一个系统组织的各部份都类似「船头」、「船尾」这样的高度相依的话,整个系统的很刚硬,这样的组织形式就不是iO联网组织,而是硬式组织,例如封建官僚的层级组织。 
无论是产业iO、企业iO或软体iO组织,在建构上需要较精致的设计;在管理上也需要较多的艺术美感。虽然需要付出较大成本,但常常可获得巨大的效果。例如轻松转动船舵,就能大幅度改变船的方向。 
从上述的比喻,相信您能体会出软体必须元件化(即iO化)的原因,像船舵就是一艘船里必备的元件。 
再看看,铅笔的例子,古典铅笔是硬式组织,而自动铅笔是软式的iO组织 ---- 笔心、笔身与笔擦,皆是透过介面(Interface)联结,不太相依,能分离换新。 
一般而言,产业愈进步,会设计出愈多的软式产品,也就是元件化产品或系统。例如社会组织由专制独裁到自由法治,电脑硬体由Mainframe到开放式PC组件架构,企业组织由层级组织到无中心组织或iO联网组织。软体产业也是如此,从过去模组式的层级组织到分散式元件软体(Component-based Software)。 
但是软体方面比较特殊的是:应用软体元件含有企业的领域知识(Domain Knowledge),使得软体元件之结构必须与企业知识结构一致,而且元件内部细节也必须保持高度弹性,随企业规则(Business Rule)而迅速调整,才能随时支持瞬息万变的e企业流程(eProcess)。所以软体iO组织的设计比PC硬体的iO组织,需要更高的分析与设计技巧(如OOAD技术),关于这一点,在本期杂志「台湾软体业的微笑」一文,有详细的叙述,请您阅读之。 
为了支持产业及企业iO化,跨企业的软体系统整合是必要的。传统上,软体系统的整合方式并没有一致的途径,有的透过资料库软体将后端的资料库整合起来,例如资料的复制(Data Replication)软体等。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