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3日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查看物理cpu个数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0:24

        虽然我可以给我的情绪加上delay,但是不找机会消化掉,人还是会变得格外浮躁。于是,借着“一时冲动”,回了趟家。

        大概半个月了,或者更久,我常常又会莫名的压抑,和莫名的暴躁。我知道,这是压力的表现,也是对未来恐惧的表现。回到两年前,我不也常常这样么?那时的焦虑更加真切。不过,那时候的目标也十分的明确。工作,读研,出国。工作主要锁定了快销行业,因为四周有成功的先例,且比较排斥国企事业单位的大环境。读研放弃了考研而准备保研,因为对于孤注一掷的决定我是没有信心的,心态和对运气的理解都有原因。出国相对是一个不现实的追求,因为大二其实就已经排除,大四由于特殊的情况,才设立的一个精神支点可以说。所以至少,我对于那时候的自己,对那时候的环境,都还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因此,现在,我要做的,也就是对现在的我和现在的环境,寻找一个清晰的表征。从而与现在的自己重新建立契约。

        先说说自己现在的压力聚焦的着力点吧。正如昨晚和梁提及的,就是未来。区别于两年前,这次有个不可替代的大目标工作,却对去什么性质的工作单位(国外私公),对去什么样的行业(软硬金咨),对从事什么样的岗位(研技产管人)这一个个细节的问题更加迷惑。其实,这些问题细想也简单。对于工作单位性质,我现在显然已经不在情感色彩上排斥国公,因此除了口碑较差的外资韩日企,其它都可以考虑。其次,对于行业。互联网和金融是毫无疑问的朝阳行业,因此可以考虑是毫无疑问的;作为和我专业相对契合切我认为较有发展的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以及一些具有潜力的汽车行业(若tesla进军中国)也是十分值得选择;再者快销类和咨询类可以有持观望态度。最后,关于岗位,可能是最让我纠结的一点。纠结之处可以表述为,自身的能力素质的特点优劣不明显,从而无法做出取舍。所以姑且现在考虑这个问题就忽略我自身特质,仅谈我的个人愿景。我希望从事的岗位兼顾技术和管理,我希望从事的岗位能直接产生有价值的产品,我希望从事的岗位有较好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地位。同时,考虑到意愿的专业壁垒,不考虑的职位是销售、生产、财务。综上可以可有个大致的分级:研发工程师,产品经理/管理培训生,技术岗(测试),人力资源。

        那么,目标函数已经有了。约束条件呢?截止条件呢?迭代方向呢?详细的迭代步骤呢?

        约束条件,时间精力。

        截止条件,从事理想的工作,或系统发散。

        迭代方向,更加了解(目标行业,目标企业,目标职业),夯实计算机软硬件基础,丰富职业技能。【产品】【技术】【管理】

        迭代步骤:

        (1)限制网络游戏时间(魔力宝贝和炉石传说)。可以接触手游(试玩后做记录)。

        (2)通过PAT甲级(因此需掌握C++、数据结构、算法),写博客。

        (3)寻找实习,理想企业和理想岗位至少占1点。

        (4)看记录片,增强视野,记得做笔记,考虑使用有道云笔记。并借此锻炼英语

        (5)完成学术任务。并争取联系物联网。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