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与面向对象小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店铺直通车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7 17:19

      一进CSDN的网站,就看见“机器人与关键技术解析”的文章,足见技术发展是相当的让人兴奋的。而我此刻要说的,还是那古老的设计模式及面向对象编程,仅是我自己平常的一些总结。无关当下科技发展,只为给自己点上一盏小灯,少在黑夜走弯路。

 

一、设计模式的六大原则 :

 

1、开闭原则(Open Close Principle)

开闭原则就是说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在程序需要进行拓展的时候,不能去修改原有的代码,实现一个热插拔的效果。所以一句话概括就是:为了使程序的扩展性好,易于维护和升级。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需要使用接口和抽象类,后面的具体设计中我们会提到这点。

 

2、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里氏代换原则中说,任何基类可以出现的地方,子类一定可以出现。LSP是继承复用的基石,只有当衍生类可以替换掉基类,软件单位的功能不受到影响时,基类才能真正被复用,而衍生类也能够在基类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行为。里氏代换原则是对“开-闭”原则的补充。实现“开-闭”原则的关键步骤就是抽象化。而基类与子类的继承关系就是抽象化的具体实现,所以里氏代换原则是对实现抽象化的具体步骤的规范。

 

3、依赖倒转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这个是开闭原则的基础,具体内容:针对接口编程,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于具体

 

4、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这个原则的意思是:使用多个隔离的接口,比使用单个接口要好。还是一个降低类之间的耦合度的意思,从这儿我们看出,其实设计模式就是一个软件的设计思想,从大型软件架构出发,为了升级和维护方便。所以上文中多次出现:降低依赖,降低耦合。

 

5、迪米特法则(最少知道原则)(Demeter Principle)

为什么叫最少知道原则,就是说:一个实体应当尽量少的与其他实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功能模块相对独立。

 

6、合成复用原则(Composite Reuse Principle)

原则是尽量使用合成/聚合的方式,而不是使用继承。

 

二、面向对象的开发范式

1、创建模式

创建模式封装了实例化的过程,客户对象不再关心这些创建的细节:应该使用哪个具体类,如何初始化和组装实例。这样,也为实例化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可以使用克隆方式加快创建过程和简化创建细节,也可以根据配置确定实例化的具体类型,还可以根据需求创建单例对象。

 

2、模板方式模式

封装了那些不变的方式步骤,把变化那部分交给子类去封装,对使用者隐藏了具体的子类型。

 

3、装饰器模式

装饰器模式隐藏了被装饰的对象,并且,由于装饰对象与被装饰对象具有相同的接口,客户在使用被装饰过的对象和未装饰过的对象时,不需要对它们区别对待,隐藏了装饰器的类型。

 

4、代理模式

和装饰模式一样,隐藏了被代理对象(目标对象),也实现了代理类型的隐藏。

 

5、适配器模式

隐藏了被适配的接口/类,客户对象并不知道请求会转发给被适配的对象。

 

6、外观模式

隐藏了子系统,封装了外观与子系统之间的复杂交互。(最少知识原则,比如:CPU,MEMERY,DISK 电脑启动)。

 

7、组合模式

实现了叶子类与分支子类的隐藏,客户对象操作叶子对象和分支对象不需要区分对待。(树形结构)。

 

8、策略模式

把独立变化的部分抽象出来,变化的部分是策略,不变的部分是Context。(加,减,乘,除算法)。

 

9、状态模式

每一个状态都封装了与一个特定状态相关的行为,Context隐藏了状态接口和实现,客户接口不知道它的存在。(就像QQ的状态变化及相关功能一样)。

 

10、观察者模式

不同的观察者对变化的处理是不同的,把这些变化封装在不同的观察者类型里,由于它们有相同的接口,观察者就能独立于主题而变化。另外如果为主题也抽象了接口,这样观察者和主题两方面就能独立变化与重用,而不会影响对方。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