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少爷”真的是靠互联网思维火起来的?

来源:互联网 发布:铁通的网络怎么样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10:38

   前些天,不少新闻媒体报道:“西少爷”1200个肉夹馍半日售罄。西少爷肉夹馍瞬间性火热起来,看下面的近一个月的百度指数就知道了。


      关于新闻媒体报道的内容,不再赘述。从新闻里,我得出西少爷肉夹馍火起来的原因主要是互联网思维火起来的。我想很多人看完了这样分析如此透彻,如此专业的解读报道,不得不觉得“西少爷”真的是太厉害,真的是很佩服他,把肉夹馍的设计流程、制作流程、销售流程、售后体验都做得无懈可击,这一整套都是与互联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息息相关,这种思维应该说很少有人应用到肉夹馍这块。我读完后第一感觉的就是这几位兄弟乃人才也。可是,当我听到大部分都是赞扬的其互联网思维的声音的时候,我就陷入了沉思。为什么大家会看了一篇报道,大部分都是朝着一种方向去评价呢?难道评论的人都深深的了解互联网思维?“西少爷”真的是靠互联网思维火起来的?

      小生不敢苟同。小生将分别讨论那三个问号。

      首先谈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大部分人都会朝着一种方向去评论呢?我的观点是:一方面来自报道本身,现在的媒体在报道一篇新闻的时候习惯用一种舆论性很强的观念深入到新闻内容里面,这就使得新闻内容充满了浓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容易带动读者,发动起大片读者,领导起读者朝这一种方向去思考,去评价。这种主观感情色彩的新闻内容分析报道,这种舆论性很强的观念在新闻报道里面,很容易让读者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或者说让读者去思考的激活函数挂起了(学过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人可能比较好理解这句话)。这不是一个好现象,这不是一个新闻媒体健康发展道路,因为我们需要客观事实,然后把思考留给大家。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我们读者,你为什么看完去评论的时候就顺着新闻里面内容的渲染的思想去评论?你真的认同了?你真的和新闻媒体想的一样?或者说你似乎看到了主流可能都会是这样评论的,你也就那样了?主要原因是现在的我们都太浮躁了,都太媒体化了,都太喜欢人云亦云了,都太喜欢起哄了。所以我谈第一个问题一方面是想建议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的时候尽量减少舆论性、浓烈主观感情色彩的思想内容,应该努力去营造一个疑问空间,鼓励大家去思考、去探索。另一方面是想倡导广大读者多一些自我思考,少一些跟随;多一份清醒,少一份浮躁。

       其次谈第二个问题,大家真的都了解了互联网思维了?(我的意思是仅指了解互联网思维的理论概念)我想没这么简单吧。还记得2014年4月20日吗?那天是中国互联网20周年纪念日。我当时看过互联网20年特别策划的一个视频,很清晰地记得雷军在里面的一段讲话,他说互联网进入中国的第一波浪潮已经过去,第二波浪潮正在走来。他在之前一直认为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一个手段。而现在他才意识到互联网是一种思维。同志们,雷军这样的大牛也才刚意识到互联网是一种思维,你们就已经了解了互联网思维,我只能说一句恭喜你们,你们里面将会出很多超越雷军这样的传奇人物。那么,到底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呢?互联网思维指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处理、创新生活和工作的思维方式。世界公仆领袖“联谊会公仆”、“全球大同”的作者彭友指出全球已进入互联网时代,我思献人人、人人助我思的互联网思维顺势而生。(来自MBA智库百科)

       最后谈第三个问题,“西少爷”你这么火,你家乡人知道么?现在应该知道了吧(和大家开个玩笑)。我的看法是“西少爷”把肉夹馍的设计流程、制作流程、销售流程、售后体验一系列流程操作都符合了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思维方式,在肉夹馍方面真的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但是真的因为这个你就能火起来?你就能半日销1200个肉夹馍?不一定,绝对的不一定。所以我认为还和地域有关系,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这里生活节奏快,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比其他城市都要庞大……等等。我想很多人现在有点明白了,如果西少爷继续保持这一整套肉夹馍设计和经营方式,复制粘贴到西部城市、或者二三线城市,我想你还会这么火吗?在这里我说明一下,我不是否认西少爷的成功,我支持西少爷。我只是在强调西少爷火起来不是靠互联网思维火起来的。应该还有一大半是地域性。

       其实这也是我为什么在西少爷报道热的这么久之后才写这篇博客的原因,我想大家这个时候应该清醒了,应该能接受其他观点了。真正的去思考互联网思维,而不是一个跟随者。这里附上我看到一篇关于西少爷肉夹馍如何脱颖而出的比较透彻的从互联网思维分析的文章。http://rw.baid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3079)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这是小生在CSDN的第一篇博客,写的不好的地方恳请大家不惜赐教,小生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成长。如果有不方便公开的评论,可以给小生发邮件:frekgu1990@sina.com。再次感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