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办教育,看美国还是孔子?

来源:互联网 发布:程序员论坛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05:22

       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不少东西存在担心和失望,比如食物安全,医疗保障或者环境污染等等。除了这些,还有另外一块心头之痛,教育。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河北衡水学校现象等等,都是一些大众媒体报道的现象。不少人在谈到中国教育的时候,往往会跟美国做比较。(其实谈到很多中国问题的时候,都倾向跟美国做比较)这种比较固然有一些意义,但是大多数讲的过于表面,比如中国教育能够打好数理化基础,美国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中国教育的弊端众人都讲了不少,所以再讲也没有什么新意。但是有一点,我实在觉得可惜,因此要大声呐喊,那就是中国人处理自己问题的时候,更倾向于到国外去找答案,而不是从自己的历史和前辈出发,教育就是如此。我想说:中国办教育,无需紧跟美国或者欧洲,自己的身上就有答案。此话怎讲?


       在美国当过学生,教过书之后,我很自信地说美国精英式教育在很多方面值得中国参考和学习。但是我在弥补自己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时候,我发现其实中国的历史和教育界前辈们已经具备了并弘扬了不少现代西方主流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所以我觉得奇怪:中国人为什么更容易看到并接受国外的好,而没有去挖掘和传承自己的积累。我在这里就举几个例子。


       陶行知老师在他的《小先生》中提到“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这个易懂啊!他所提倡的无非就是终生教育。你若放眼国外,比如说众人皆知的IB 课程,始于60年代的瑞士,现用于100多个国家。该课程培养学生的一大目标就是Life Learner,即终生学习者。中国在2000年左右也开始引进了该课程 如上海交大附中,北京汇佳学校等等都用此课程。其实该课程的教育理念并不高深,但是我们都在称赞它的理念和设计的先进。我在问:我们怎么没有看到自己的前辈呢?

       另外,陶行知老师在《陶行知文集》里对老师提出了以下要求:“在共同生活中,老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老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但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我在美国当老师的时候,圈内都熟悉的一本书叫做《The Students Are Watching》,是美国著名的Philips Andover 高中校长,也是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院长,Ted Sizer 写的。根据书名翻译,你就知道大概:学生在看着你(老师)呢。老师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都受到学生关注并同时影响学生。但要知道这本书是1999年出版的,而陶行知最起码早于他半个世纪。


       张伯苓老师曾经强调:“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我觉得体育比什么都重要。我觉得不懂体育的不应该当校长”。我们都说美国学校注重体育,其实当年的南开中学的体育重视度不亚于美国的任何中学,不过是我们现代的教育不重视罢了。

       讲一个更通俗易懂的:我们从小就知道背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孔子先生博览群书,周游列国,也就是造就孔子的一大原因之一。这简单8字,我自小背诵,但是到了成人,视野得到开拓之后,才真正明白和佩服其中的道理和奥妙。不少美国精英式教学提倡World School, 即世界性学校的教育理念,其实都要基于这8个字之上。但是可惜的是,美国人去做了,现代中国人自己却关起门来不仅仅没有博览群书,而是在做题,更谈不上周游列国,现在反而要去学习美国人。

       种种思考,让我联想到最近跟一位美国一所著名寄宿高中校长的简单对话。

       我问:“你为什么对中国有这么浓厚的兴趣?”

       校长答:“因为中国太富有了(指历史和文化)。有很多东西,我很好奇。”

       校长问:“那你觉得中国青少年对中国有pride/荣誉感吗?”

       我答:“少部分吧。说实话,我在十几岁的时候,并没有对中国有发自内心的荣誉感,但是到了30岁的时候,反而对中国的感情更深了。”

       我回答之后,有些情绪。中国有这么多值得传承的东西,但很可惜没有好好留下来,但是外国人倒看到了发光点。中国办教育,去跟美国或者欧洲学习挺好,但是更重要的财富还在自己的身上,我们知道吗?

享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5040551313

 QQ空间  http://user.qzone.qq.com/564050608/

 微信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