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原理:过度理由效应与干系人期望

来源:互联网 发布:北京pc28预测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08:14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亲朋好友帮助我们,我们不觉得奇怪,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朋友",理所当然他们会帮助我们;但是如果一个陌生人向我们伸出援手,我们却会认为 "这个人乐于助人"。

延展到工作中,我们在处理需求和任务时,为满足客户方合理或不合理的需求而加班加点,时间一长,不合理的需求也会变的理所当然。当然,最多的情况是,在我们不忍拒绝超出承受力的期望,最终出现问题,得到的基本只有被责难。

另外,我们在项目管理中,客户往往会尽力的压缩时间,如果正常工期是5天,他们往往希望1天就完成。而我们因为惧怕得罪客户无奈接受此期限的话,不仅是加班加点,成果往往粗糙且进度延期,进而造成很坏的印象。即便通过辛苦加班后可以按时保质完成,那是更灾难的后果,就是客户认为他们要求的合理性得到了印证,继而恶性循环。如果换一种做法,在需求之初据理力争,使之尽量保持在合理的效果内,比如6天,最后成功交付,客户的印象反倒会好一些,再进一步若是能5天交付,却往往能换来客户的赞赏。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这就是由于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

比如说在项目周期的例子中,客户会简单的认为我们所说的是托词,是为了多拿钱。而我们在短时间内没有交付高质量的产品,又会简单的被归结于没有能力和不用心。所以比较推荐的作法是,打破这些简单的原因归结,让客户认知到需求或项目计划及问题产生的真正根源,这是需求分析师和项目经理最重要的事。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句话:一顿饭是恩,百顿饭是仇,也算从另一个方面对“过度理由效应”的注解。各位“老好人”们,你们觉得呢?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