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S:Architecture of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ystem 简介和图例说明

来源:互联网 发布:sql windows身份验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4:58

很早就有过整理一下ARIS的想法。

在2001年做工作流项目期间接触并使用ARIS做用户的需求分析。


ARIS 是Architecture of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ystem的简写。

ARIS是德国Saarland大学的Scheer教授提出的一种面向流程的模型结构。

它提出一个集成化的信息系统模型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发展、优化集成应用系统,并转化为电子数据处理(EDP)技术实施。

它以面向对象的方法描述了企业的组织视图、数据试图、过程视图和资源视图,并通过控制视图来描述组织、数据、过程、资源四个视图间的关系。同时,它还说明了业务管理如何检验和分析信息系统,把信息系统的内容转化为EDP可利用的形式。

ARIS已经具有了成熟完整的一套软件工具来实施。

本文主要介绍视图和视图的构成元素。



模型被分解成五个视图:数据视图、过程视图或功能视图、组织视图、资源视图和控制视图。

1、数据视图:描述事件和环境条件,它们表征了信息对象的各种属性。

2、功能视图:一个功能是为达到一个或多个企业目标而作用在(信息)对象上的一个任务,操作或活动。一个功能可以由时间和成本来定义特性。

功能由操作与被操作对象组成。 描述过程规则和过程结构,也就是描述要实现的功能以及功能间的关系。


(功能树)

3、组织视图:描述使用者和组织单元间的结构关系。


图例


组织机构图

4、资源视图:描述企业的设备和资产,例如,厂房、机器、信息系统等固定资产,以及它们的属性,如:容载能力优化、柔性和效率、物理上存放位置等。 
5、控制视图:通过eEPC——事件驱动的流程链方法构成的流程将组织视图、数据视图和功能视图中的元素联系起来。

A、事件: 
事件是描述与业务相关的信息对象的状态。这种状态的发生和改变将控制或影响业 务过程的运行方向。

B、关系: 
一个关系从源对象出发终止于目标对象,表示两个对象之间的联系。


企业的业务过程非常复杂,特别是过程间的相互关系和过程中的职责。为了把他们描述清楚,可根据不同的“对象”分成各个视图,如:组织视图、数据、功能、过程和产品/服务视图等,这样业务过程的复杂性大大减少。这些视图也形成了ARIS房子的构架。(见下图)
   



在ARIS结构中,组织、数据和功能视图的发展过程是相对独立的,也就是说,发展其中任何一种视图,并不需要利用其他视图的信息,这样大大减少了描述的复杂性和冗余。它们间的关系最终由控制视图来描述。


模型是以图形方式来描述业务过程。模型总是基于特定的模型类型,根据模型类型,将模型分配到相应的ARIS视图。

这样,我们就有了五个不同的模型类型:

   

     

组织视图

组织机构图

功能视图

功能树

数据视图

技术术语模型、扩展实体关系模型

产品/服务视图

产品/服务树、产品/服务交换图表

过程视图

增值链图、事件驱动过程链、过程选择矩阵


组织视图和功能视图前面已经给出,下面给出不同类型的过程视图:


核心业务过程的价值增值链图



(扩展的事件驱动过程链)



(企业的过程模型)



综上所述,ARIS结构是一种面向流程的信息系统结构,在流程模型的基础上可以进而引入工作流管理系统。它定义了功能视图、组织视图和数据视图。


由于功能视图、组织视图和数据视图是相对独立的,不仅减少描述问题的复杂性及冗余,还为将来实施基于Web方式的分布式协同建模提供了基础;

建模人员可以依据视图描述规则对功能、数据和组织进行独立建模,然后,通过从控制视图描述而来的控制规则来统一模型的一致性和相关性。


工具

这里有一个 Aris Express 免费版本的,只需要注册一个用户即可使用

http://www.ariscommunity.com/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