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发布:做淘宝货源怎么找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3 06:56

近来,一大批文坛新秀的大作在校园里流行,我也拜读些许!事后却实在不敢公违,实在忍不住要发点唠骚!

自从新概念作文这一名词诞生以来,人们写出的文章在新与奇方面确实有了不少长劲,多多少少予人增添了点耳目一新的感觉。然而令人始料不急的是,某些人从此便走上了文学的捷径,一味地追求新,追求奇。想必这一族人认为,文字的推敲与斟酌那是至古玩到今的平常把戏,已不值得现代人去玩味;想必这一族人认为,笔下的故事让常人越觉得荒唐与荒谬,越超在乎寻常和脱离实际便是越成功的作品了!他们似乎企图把新奇发挥到极致,打造出文学的一片新天地。也许,在他们眼中新奇二字足以掩盖自己作品所有的败笔,仔细想想可真的有点小小书童可笑可笑的味道了!

文学的泛滥,亦是教育败笔的见证。不得不杞人忧天似的为中国的教育叹气了--我不知道中国的文化部门到底成天在干些什么?是有视无睹,还是根本就未曾一睹过?依趋势,我看再过几十年,中国文坛上赫赫有名的四大名著已非古之四大名著,而是今之《大话西游》,《水煮三国》,《大话水浒》,《理工大风流往事》,.......(还好,至今为止《红楼梦》竟在物欲横流的世俗风中保持着自己的坚贞)I really don't know--这是中国的大幸还是大不幸!

垃圾似的文字,竟也可以串联成篇,篇联成本,然后拿到某某著名出版社出版且面向全国发行,并署以¤著,并且其发行量相当看好。

网络的极速发展成就了网络文学,它是时代的新兴产物,理所当然也该给它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凡事总得有个度,一旦超出这个度,那就会显得夸张了!毋庸置疑,网络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文学的范畴,但怎么说也不应该让它占据主导地位的。闭门苦思,网络文学如何如此疯行,不得其解。后来搞了份私下调查,原来这一切都源于新奇的吸引。举两个例,《理工大风流往事》中记载:曹操原为蓝球健将,三分线处起跳扣蓝百发百中。试想读此文,破历史大观,晓牛人身世谜底,稍加思索,原来现代飞人乔丹乃是曹操再世,实有收获和大快人心之感,叫人不得不读,不能不读。再说《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一书,单凭其浪费式标题就吸引了无数读者,如果再见了文中奇特无比的夸张,那便成挡不住的诱惑--摘录其中片段:

.......

第二天上了一天课,晚上躺在床上聊天。我说总觉得少点什么;S说他也这么觉得,于是我们就开始思考,到底少了什么东西呢?

经过了两个小时思考,发现寝室里少了个人,还有个人没来......

还是我先想到的,我说:我们寝室里还有个人还没来,他叫什么来着?

S想了想,说:对呀,他叫什么来着?

于是我们又陷入乐沉思。

还是我聪明,我在书架上找练习本,看练习本上的名字。一看,我说,我知道了,还没来的那个叫大傻!

S说:不对不对,那是你的名字。

......

不看不知道,一看准吓一跳!(注:不过该书总体上还是成功的,较为真实的反映了现实中的大学生活,有值得一读的一面。在此引用其微瑕,只作告诫。)

这类故意做作,佯装幼稚,饰作白痴,为何种文学?与其说其作品娱乐大众,倒不知直截了当地说其作者哗众取宠!

年轻就这样--学气方刚,又身为党员。文字针对性是强了点,语言锋芒是锐了点,讽刺味道是浓了点,但归根结底我的出发点是好的。正所谓忠言逆耳--恕我直言!

最后,只是希望那些想急于出书成名的也好,为赚点小钱维持生计也好,凡事要慎重,要吐就吐出些有质量的文字来;只是希望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不要心太软,要研格把好质量关,该出手时才出手,千万不能乱出手!

后记:之所以以作为标题,是因为我实在是想不出应该使用个什么样的标题才合适,而只是提醒大家我们需要思考。

这些字放在抽屉里好久了,一直犹豫着没让它见天日。这段时间搞保先教育,我决定让它出来透透气。我不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文字一旦见了世人,我将面对何种指责与辱骂,各路新秀的愤怒,诅咒,甚至恐吓信。不过我觉得,如果只是针对本人,那到没关系,谨请各位口下留情,笔下留意,不骂我祖宗,咒我爹娘,在此谢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