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归来——下一代数据库扫描简介

来源:互联网 发布:苹果音频剪辑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03:13
        这些年,企业数据几何级的增长 一直在刺激着数据库市场的蓬勃发展,易观国际近期发布《2006年第4季度中国数据库软件市场数据监测》数据显示,2006年第4季度中国商业数据库市场2006年第4季度整体规模达到5.35亿元,季度环比增15.45%。IDC曾预测,2008年全球数据库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美元。

        面对着如此需求强劲的市场,有人却说,数据库市场可以算是多年来最缺乏新意的领域。究其原因,在于其格局多年以来一直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屈指可数的几个巨头各据一方,瓜分了世界范围内数据库市场近90%的份额。
而对早已熟知这些厂商的用户来说,他们不再关心谁是霸主谁是领袖。对数据库技术发展的趋势关注程度已经远超越了数据库本身。

        对厂商来说仍然如此,不管数据库厂商们确立怎样的市场发展策略,如何使自己核心产品保持领先地位却是重中之重,这其中,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成为厂商关注的焦点。因此,未来数据库市场竞争的焦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数据库,新的应用不断赋予数据库新的生命力,随着应用驱动和技术驱动相结合,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趋势。

下一代数据库趋势
XML数据库 甲骨文、IBM、微软、SyBase BI数据库 甲骨文、IBM、微软、SyBase 开源数据库 MySQL、PostgreSQL 网格数据库 甲骨文、IBM


 
  




绝对主力 XML数据库

        从近几年看,各大数据库厂商几乎无一例外地在数据库内支持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的置标语言),并以此发起猛烈的竞争攻势。这表明,在Web应用程序和系统间信息交换方面表现突出的XML技术,已经成为主导数据库技术趋势的主力军。

XML不可或缺

        2006年,在IDC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中,500家受访企业的IT部门中有29%称,正在大量使用XML存储库和数据库;约有同样比例的受访者称,正在探索这方面的使用前景。

        甲骨文认为:“XML在信息管理领域无处不在,不管是管理结构化或非结构化信息,或者用于信息传输,或者是集成信息的映射标准,它现在是不可或缺的。”

        XML是定义文档结构的机制,XML规范定义了一个对文档进行标记的标准。

        早在2000年左右,国内就表现出了对XML技术的需求。新华社当时就采用了OracleXML数据库。当时是因为需要从美联社、路透社等国际新闻媒体机构交换数据,而且各个功能模块之间,如计费系统和新闻稿件内容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它们都需要XML格式。

        既然XML已是各种数据特别是文档的首选格式,国际主流的数据库厂商们自然也随行就市,全都推出了兼容传统关系型数据与层次型数据(XML数据)混合应用的新一代数据库产品。

厂商趋之若鹜

        甲骨文早在Oracle8i中就支持XML,在Oracle9i提供了XmlDB功能,支持XMLType数据类型,并在Oracle10g进一步加强了功能和提高了性能,如XQuery的性能。

        IBM DB2 9中新的XML支持包括纯 XML存储、XML索引、XQuery和高级的XML模式处理。这与商业关系数据库中以前的任何技术都不同。

         微软SQL Server 2005为XML数据处理提供了广泛的支持。XML值可以自然地存储在XML数据类型列中,并可以根据XML架构集合进行类型化,或者保持非类型化。

         Sybase公司的ASE数据库与其嵌入式数据库都已经支持XML,可以从关系查询中创建XML格式的结果集,并且各具特色。

XML数据库是趋势

        北京大学信息学院数据库实验室副教授高军认为,将关系数据库的产品和XML数据产品结合在一起,将会极大的减少程序员的工作量,提高XML数据管理,包括XML从关系数据库到XML的发布,以及XML数据存储到关系数据库之上的工作。

        中国移动数据库工程师段云峰表示:“XML技术的增强,有利于帮助用户去整合各种不同的数据源,比较灵活地去应用新的数据源、复杂的数据源,这点对整个数据库技术是很大的一个提升。”

        甲骨文大中华区技术咨询顾问部高级总监李颖聪强调,目前,虽然一些XML数据库在有效的存储组织、合理索引结构、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等方面已经不错,但标准众多,缺乏统一的数据库开发标准。不同数据库产品之间的兼容性也有待提高。
2
        虽然业内一致认为XML数据库是未来数据库的一个重要的方向,但目前学术界和厂商之间的认识有一些细微的不同,学术界强调应该专注于查询性能的提高;强调平台无关性;关注XML数据库的模式设计规范化问题。

         厂商所重视的则显得更加现实,现有主流XML数据库都在底层提供collection数据结构,以存储XML元素节点,通过B+树结构(一个多级索引方法)来索引这些元素节点;市场上的数据库产品通过引入日志管理;增强了对异构数据源的集成管理。

         未来几年,XML数据库技术有可能在下述方面取得进展: 异构数据源的集成、底层索引结构、并发加锁协议、XML模式规范化。

         XML是定义文档结构的机制,XML规范定义了一个对文档进行标记的标准。“XML技术的增强,有利于帮助用户去整合各种不同的数据源,比较灵活地去应用新的数据源、复杂的数据源,这点对整个数据库技术来说应该说是很大的一个提升。”

厂商对XML数据库观点

甲骨文 业内缺乏统一的数据库开发标准; IBM 这将改变数据库的游戏规则; 微软  可以描述现实世界的每一个实体; SyBase 解决了企业数据爆炸难题。


 



为何痴迷 BI数据库

        这两年的BI(Business Intelligence,商业智能)市场确实异常火热,处于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 2006年,Business Objects公司收购Nsite软件公司,Business Objects 收购 Firstlogic公司,甲骨文收购Sigma Dynamic,微软收购ProClarity等一系列的收购,使得BI市场竞争硝烟弥漫。
串2
厂商疯狂抢滩

        就在今年3月1日,甲骨文宣布收购海波龙(Hyperion),收购价格33亿美元,这次收购行动在全球市场引起了巨大反响,对于日益兴旺的商业智能产业更是强大的冲击,成为国内外众多媒体报道的焦点。此前,Oracle商业智能套件企业版10g第三版刚刚上市。

         这次的收购并不让人意外,先来看一组数据,据ChinaBI估计,2007年全球商业智能市场的规模高达200亿美元,而中国商业智能市场达到18亿元人民币。可见,商业智能已经成为IT厂商争食的香饽饽,这次收购Hyperion能使Oracle最终融合BI。

         商业智能为什么变得如此的疯狂,据惠普新任的BI总经理Ben Barnes透露,BI市场——包括从数据抽取中间件到桌面数据分析工具,再到数据仓库服务器—— 一年的市场总额约为500亿美元,增长率为10%。在众多公司的技术采购计划中,BI都排在相当靠前的位置。《InformationWeek》调查了300家企业的技术经理2007年的项目计划,结果显示,44%的企业有购买数据仓库的计划,而43%的企业则计划购买数据分析工具。

商业智能的魅力

         为什么数据库巨头会如此看重商业智能呢? 到现在,为应对日益加剧的商业竞争,企业不断增加内部IT及信息系统,使企业的商业数据成几何数量级不断递增,如何能够从这些海量数据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以便分析决策将数据转化为商业价值,就成为目前数据库厂商关注的焦点,这其中离不开商业智能。

         而从用户对数据管理需求的角度看,可分为两类:联机事务处理(OLTP)应用、联机分析处理(OLAP)与辅助决策(BI)两大类,也就是说,数据库不仅要支持OLTP,还应该为业务决策、分析提供支持。目前,主流的数据库厂商都已经把支持OLAP、商业智能做为关系数据库发展的一大趋势。

         李颖聪认为,具体来说,企业高级管理层面临着的任务是从庞大的传统IT系统中过滤出大量的数据,以做出明智的决策。商业智能则通过精心设计的数据中心或企业数据库能轻松应对这些挑战,为用户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信息。

         由此可见,如何更好的支持商业智能将是未来数据库产品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各数据库厂商在新推出的产品中,纷纷表示自己的产品在商业智能方面有很大提高。

巨头看好BI数据库

        IBM在数据库商业智能方面是先行者之一,2004年,IBM在全国多个城市举办““IBM DB2商业智能行业解决方案巡展”。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15号,IBM在芝加哥的Gartner商业智能高层会议发布其全面的动态仓储策略。该项举动的初衷是围绕公司的DB2仓储9.1.2进行的,其前身为DB2 9数据库管理系统,同时整合了公司的信息服务器进行数据整合。至于新技术方面,IBM推出了OmniFind Analytics 版本,该版本主要致力于解决从无组织的杂乱数据中提取商业智能的问题。 

        Sybase在数据库ASE 15版本中已经强化了对OLAP分析表现功能的支持,这样对中小企业客户来说,通过数据库就可以实现BI方面的应用;对一些大型用户,Sybase也提供了专业的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应用解决方案。Sybase IQ则是Sybase专门为满足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设计的高性能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

        微软方面,随着SQL Server 2005的发布,继承了微软近十年BI技术应用与软件开发的成功经验,包括数据仓库、数据分析、ETL工具、报表及数据挖掘等,并有针对性的做了一些优化。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数据应用平台市场经理杨晨告诉记者,数据库本身应该具备一定的智能,根据前端的应用复杂的变化进行调整,最大化地利用资源,微软的BI有五个工具,包括数据仓库的工具、数据整合的工具、报表工具、多余分析工具和数据挖掘的工具。
        面对数据库和商业智能融合的大潮,有专家甚至称,微软的数据库软件已经拥有较强的商业智能能力。微软的产品一向以易用著称。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