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本地IP

来源:互联网 发布:郭德纲 人品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0 11:20

从师兄这里学到一个获取本地IP的好方法:


通过以UDPsocket 为参数调用 connect ():

connect(udpSock, (struct sockaddr*)&test_addr, sizeof(test_addr));

getsockname获取udpsock返回的IP信息:

GetSockName(udpSock, (struct sockaddr*)&local_addr, &localaddr_len);
*local_ip = ntohl(local_addr.sin_addr.s_addr);            *local_port = ntohs(local_addr.sin_port);

原理:

SOCKET中连接过程比较
      connect是套接字连接操作,connect操作之后代表对应的套接字已连接,UDP协议在创建套接字之后,可以同多个服务器端建立通信,而TCP协议只能与一个服务器端建立通信,TCP不允许目的地址是广播或多播地址,UDP允许。当然UDP协议也可以像TCP协议一样,通过connect来指定对方的ip地址、端口。
      UDP协议经过connect之后,在通过sendto来发送数据报时不需要指定目的地址、端口,如果指定了目的地址、端口,那么会返回错误。通过UDP协议可以给同一个套接字指定多次connect操作,而TCP协议不可以,TCP只能指定一次connect操作。UDP协议指定第二次connect操作之后会先断口第一次的连接,然后建立第二次的连接。



非阻塞的 socket connect
非阻塞模式有3种用途
        1.三次握手同时做其他的处理。connect要花一个往返时间完成,从几毫秒的局域网到几百毫秒或几秒的广域网。这段时间可能有一些其他的处理要执行,比如数据准备,预处理等。
        2.用这种技术建立多个连接。这在web浏览器中很普遍.
        3.由于程序用select等待连接完成,可以设置一个select等待时间限制,从而缩短connect超时时间。多数实现中,connect的超时时间在75秒到几分钟之间。有时程序希望在等待一定时间内结束,使用非阻塞connect可以防止阻塞75秒,在多线程网络编程中,尤其必要。   例如有一个通过建立线程与其他主机进行socket通信的应用程序,如果建立的线程使用阻塞connect与远程通信,当有几百个线程并发的时候,由于网络延迟而全部阻塞,阻塞的线程不会释放系统的资源,同一时刻阻塞线程超过一定数量时候,系统就不再允许建立新的线程(每个进程由于进程空间的原因能产生的线程有限),如果使用非阻塞的connect,连接失败使用select等待很短时间,如果还没有连接后,线程立刻结束释放资源,防止大量线程阻塞而使程序崩溃。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