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线程的创建和运行

来源:互联网 发布:手机如何举报淘宝卖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14:33

通过继承Thread类实现多线程

Thread存放在java.lang类库里,但并不需加载java.lang类库,因为它会自动加载。此外,run()方法是定义在Thread类里的一个方法,因此把线程的程序代码编写在run()方法内,事实上所做的就是覆盖的操作。然后调用start() 启动线程。

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MyThread running");     }  }  

可以用如下方式创建并运行上述Thread子类 
MyThread myThread = new MyThread();  myTread.start();/*new MyThread().start();*/

一旦用start()启动线程后会立即返回不会等run()执行完毕后再返回。就好像run方法是在另外一个cpu上执行一样。当run方法执行后,将会打印出字符串MyThread running。

也可以创建一个Thread的匿名子类: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     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Thread Running");     }  };  thread.start();  

通过实现Runnable接口实现多线程

JAVA程序只允许单一继承,即一个子类只能有一个父类,所以在Java中如果一个类继承了某一个类,同时又想采用多线程技术的时,就不能用Thread类产生线程,因为Java不允许多继承,这时就要用Runnable接口来创建线程了。
public class MyRunnable implements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MyRunnable running");     }  }  

为了使线程能够执行run()方法,需要在Thread类的构造函数中传入 MyRunnable的实例对象。示例如下: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new MyRunnable());  thread.start();  

     为什么实现了Runnable接口还需要调用Thread类中的start()方法才能启动多线程呢?通过查找JDK文档就可以发现,在Runnable接口中只有一个run()方法,在Runnable接口中并没有start()方法,所以一个类实现了Runnable接口也必须用Thread类中的start()方法来启动多线程。这点可以通过查找JDK文档中的Thread类发现,在Thread类之中,有这样一个构造方法:
public Thread(Runnable target)
由此构造方法可以发现,可以将一个Runnable接口的实例化对象作为参数去实例化Thread类对象

同样,也可以创建一个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匿名类(即先创建一个对象重载run()方法 再作为参数传入到函数中),如下所示:
Runnable myRunnable = new Runnable(){     public void run(){       System.out.println("Runnable running");     }  };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myRunnable);  thread.start();
常见错误:调用run()方法而非start()方法 
创建并运行一个线程所犯的常见错误是调用线程的run()方法而非start()方法,如下所示:
Thread newThread = new Thread(MyRunnable());  newThread.run();  //should be start();  

起初你并不会感觉到有什么不妥,因为run()方法的确如你所愿的被调用了。但是,事实上,run()方法并非是由刚创建的新线程所执行的,而是被创建新线程的当前线程所执行了。也就是被执行上面两行代码的线程所执行的。想要让创建的新线程执行run()方法,必须调用新线程的start方法。
注意:一个线程只能启动一次 
创建子类还是实现Runnable接口?
class TestThread extends Thread{private int t=5;public void run(){while(true){if(t>0)System .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出售票"+t--);}}}public class Helloworl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new TestThread().start();new TestThread().start();new TestThread().start();}}

结果就是各占用各自的资源,无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而用了Runnable接口后 从程序的输出结果来看,尽管启动了四个线程对象,但是结果都是操纵了同一个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1)、适合多个相同程序代码的线程去处理同一资源的情况,把虚拟CPU(线程)同程序的代码、数据有效分离,较好地体现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
(2)、可以避免由于Java的单继承特性带来的局限。开发中经常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即:当要将已经继承了某一个类的子类放入多线程中,由于一个类不能同时有两个父类,所以不能用继承Thread类的方式,那么就只能采用实现Runnable接口的方式了。
(3)、增强了程序的健壮性,代码能够被多个线程共享,代码与数据是独立的。当多个线程的执行代码来自同一个类的实例时,即称它们共享相同的代码。多个线程可以操作相同的数据,与它们的代码无关。当共享访问相同的对象时,即共享相同的数据。当线程被构造时,需要的代码和数据通过一个对象作为构造函数实参传递进去,这个对象就是一个实现了Runnable接口的类的实例。

事实上,几乎所有多线程应用都可用第二种方式,即实现Runnable接口。

0 1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