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美术展览,在中国更多的只是笑话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中map集合的用法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18:27

昨日,冒雨前往西湖美术馆看吴昌硕先生诞辰170周年展览。

这座毗邻浙江省博物馆的小小美术馆位于西湖北部的白堤西端,又与西泠印社为邻,足足的优雅和文气。这是大多数别的美术馆不能比的,唯有艳羡。

昌古硕今,这是展览的标题。

一如往常,美术馆里的人不多,也不少。一楼是书法和花卉为主,二楼主要为人物和治印。

我逐幅逐件地看,唏嘘不已,真的是好。诗书画印,真的是无一不精。老辣而恣肆,追古而傲今,亦庄亦野,开合自如。因最近又迷书法,所以书法看得尤其仔细。

多数人在用相机或手机拍照,拍作品,拍标签,从一幅到另一幅,脚步匆匆。实在是可笑的很,这样拍得的照片,有什么用处呢?无非是回去告诉别人自己来过,看过一个好像挺有名的画家叫吴什么的展览。若是读诗文,品笔墨,赏意境,是万万不能的。

不时有三两游客走过,说这是画的什么?是荷花吗?画的不像!叶子画的这么零碎啊!是啊,他们刚刚看了门外西湖中正在盛开的荷花,相比之下,昌硕老人笔下的荷花端的是又不像,又不美的。

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打开一个包装,倒出一些东西往嘴里填,旁边的工作人员说,小朋友,这里不能吃东西。小孩并不理会,继续吃,工作人员又说了一遍,男孩边吃边走开,嘴里说道,我又掉不出来!

有人伸出手,试图去摸挂在墙上的画作,被工作人员阻止。

人们形色匆匆,走马灯一样在一楼二楼巡视一遍,小孩子则上蹿下跳,大声喧哗,并无家长喝止。只有两三身影慢慢地走,静静地看。

每每身处美术馆、博物馆,我常常不禁有这样的想法,免费向所有人开放美术展览,在中国真的有意义吗?

譬如这次的吴昌硕纪念展,作品是典型的文人画、文人字、文人印、文人诗文,这些在过去只是少数上层文人创作、赏玩、交流的东西,其实与普通百姓没有多少关系,更别说与今天的百姓了。在被五四和文革等运动隔绝了传统文化太久的今天,大多数普通人实际上与传统文化艺术已经没有多少关系,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道德也已被抛弃的所剩无几,这样的展览对他们来说即便近在咫尺,也是毫无关系。

中国近些年美术馆、博物馆的逐步免费开放,是仿照西方的运作模式。其出发点自然是好的,历史、文化、艺术本来就应该是全民的福利而不应是谋利的工具。但问题是,同样是开放,中西方的国情是截然不同的。首先,以基督教和古希腊古罗马历史、神话为主要内容的西方艺术有着广泛而深入的民众基础,这使得普通百姓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不但没有太多的理解障碍,反而有浓厚的亲切感。而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以文人为主要创作及欣赏主体的,普通百姓既不真正理解也不真正喜欢,但好歹还有儒释道这个信仰的基础在,多少还是与文人的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今天的我们既没有古代的文化艺术土壤,也没有宗教信仰的共同基础,若不是少数专注与此的艺术家和学者,起码也是文化艺术类专业的学子,恐怕无法真正置身其中并亲近之。

所以,在我看来,毫无区别的一味模仿西方开放美术馆、博物馆,在中国当下来说,更多的只是一种笑话。就像垃圾分类,煞有介事地并排摆上几个垃圾箱,写着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字样,看上去与西方接轨,在中国的实际处境自不必多说。

也许有人会说,艺术是潜移默化的,人们素质的提高和对艺术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假以时日,中国的普通百姓通过长期的看展,会像西方那样看得懂并喜欢上艺术的。

这里需要明白三个问题,一是艺术本身就是精英化的,即便是杜尚的小便池,其实也是一种精英式的思维。到今天,又有多少普通人真正理解杜尚呢?其二,当下的中国早已不存在传统文化艺术存在的土壤,两个不同墒情的地块绝不可能长出同样的植被。一颗鹅卵石放到鸡蛋里一万年,也还是石头。第三,我国解放后长期的美术教育既不重视,又不科学。一会学苏联,一会又学欧美,就是忘掉了自己的根本。结果弄得不伦不类。而人生捷径式的美术高考又造就了大批文化浅薄的所谓艺术生,汲汲于技巧而沦为画工画匠,到头来只能靠复制或山寨来创作作品。而长期以来对美术教育的落后和忽视,使得美术课长期成为基础教育的点缀,广大普通百姓对于艺术的理解依然停留在像不像、好看不好看的低级层次。

想起吴昌硕先生那张著名的照片,冷眼看着这个世界,那目光深邃而孤傲。

是啊,正如先生的这些作品、手稿,看着展厅里熙熙嚷嚷的看客,它们孤独依旧。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