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最核心的部分是渲染引擎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随机昵称生成器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6 17:55

浏览器最核心的部分是渲染引擎(Rendering Engine),我们一般习惯称之为“浏览器内核”,其负责解析网页语法(如HTML、JavaScript)并渲染、展示网页。因此,所谓的浏览器内核通常也就是指浏览器所采用的渲染引擎,渲染引擎决定了浏览器如何显示网页的内容以及页面的格式信息。不同的浏览器内核对网页编写语法的解析也有所不同,因此同一网页在不同的内核浏览器里的渲染、展示效果也可能不同。 

  l 主流浏览器内核介绍   

  主流浏览器内核分类:浏览器内核种类繁多,商用的加上非商业的免费内核,大约有10款以上甚至更多,不过通常比较常见的大约只有以下4种,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    

  (1)Trident    

  Trident(又称为MSHTML),是微软的Windows搭载的网页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使用的内核(俗称IE内核),该内核程序在1997年的IE 4中首次被采用,之后不断地加入新的技术并随着新版本的IE发布。Trident实际上是一款开放的内核,Trident引擎被设计成一个软件组件(模块),使得其他软件开发人员很容易将网页浏览功能加到他们自行开发的应用程序里,其接口内核设计相当成熟,因此才涌现出许多采用IE内核而非IE的浏览器(如Maxthon、软媒的闪游浏览器、腾讯的TT、GreenBrowser等),但是Trident只能用于Windows平台。   

  由于IE本身的“垄断性”而使得Trident内核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一家独大,微软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更新Trident内核,这就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Trident内核曾经几乎与W3C标准脱节;二是Trident内核的大量Bug等安全性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目前,微软对 Trident排版引擎做了重大变动,除了加入新的技术之外,还增加了对网页标准的支持。尽管这些变动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落后了其他的排版引擎,如 Gecko、WebCore、KHTML及Presto。   

  (2)Gecko    

  Gecko是开放源代码、以C++编写的网页排版引擎,目前被Mozilla家族网页浏览器以及Netscape 6以后版本浏览器所使用。这款软件原本是由网景通讯公司开发的,现在则由Mozilla基金会维护。由于Gecko的特点是代码完全公开,因此,其可开发程度很高,全世界的程序员都可以为其编写代码,增加功能。因为这是个开源内核,因此受到许多人的青睐,采用Gecko内核的浏览器也很多,这也是 Gecko内核虽然年轻但市场占有率能够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   

  Gecko排版引擎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程序界面以供与互联网相关的应用程序使用,例如网页浏览器、HTML编辑器、客户端/服务器等。虽然最初的主要对象是Mozilla的衍生产品,如Netscape和Mozilla Firefox,但是现在已有很多其他软件利用这个排版引擎。此外Gecko也是一个跨平台内核,可以在Windows、BSD、Linux和Mac OS X中使用。   

  Gecko是最流行的排版引擎之一,其流行程度仅次于Trident。使用Gecko引擎的浏览器有Firefox、网景6~9、 SeaMonkey、Camino、Mozilla、Flock、Galeon、K-Meleon、Minimo、Sleipni、Songbird、 XeroBank。Google Gadget引擎采用的就是Gecko浏览器引擎。

(3)Presto    

  Presto是一个由Opera Software开发的浏览器排版引擎,目前Opera 7.0~10.00版本使用该款引擎。Presto的特点就是渲染速度的优化达到了极致,它是目前公认的网页浏览速度最快的浏览器内核,然而代价是牺牲了网页的兼容性。   

  Presto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内核,与Trident、Gecko等内核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脚本处理上,Presto有着天生的优势,页面的全部或者部分都能够在回应脚本事件时等情况下被重新解析。此外该内核在执行JavaScript时有着最快的速度,根据同等条件下的测试,Presto内核执行同等JavaScript所需的时间仅有Trident和Gecko内核的约1/3。不过,不足之处在于Presto是商业引擎,使用Presto的除了Opera以外,只剩下NDS Browser、Nokia 770网络浏览器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Presto的发展。 Opera Widget引擎采用的就是Presto引擎。    

  (4)WebKit    

  WebKit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浏览器引擎(Web Browser Engine),WebKit最初的代码来自KDE的KHTML和KJS(它们均为开放源代码,都是自由软件,在GPL协议下授权)。所以WebKit也是自由软件,同时开放源代码。   

  除了Safari浏览器,Mac下还有OmniWeb、Shiira等人气很高的浏览器。Google的chrome也使用WebKit作为内核。 WebKit内核在手机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例如Google的Android平台浏览器、Apple的iPhone浏览器、Nokia S60浏览器等所使用的浏览器内核引擎,都是基于WebKit引擎的。 WebKit内核也广泛应用于Widget引擎产品,包括中国移动的BAE、Apple的Dashboard以及Nokia WRT在内采用的均为WebKit引擎。

link引擎编辑

Google 宣布将在未来的 Google Chrome/Chromium 中使用基于 WebKit 的 fork Web 渲染引擎:Blink。同时 Opera 表示也将跟进 Google Chrome/Chromium 的步伐。
Google Chrome/Chromium 从创始至今一直使用 WebKit(WebCore) 作为 HTML/CSS 渲染引擎。WebKit 早先由 Apple 由 KHTML 项目 fork 出来,用于 Safari 浏览器的 Web 引擎。由于宽松的协议、轻量级的设计和便捷的应用程序内嵌 API,WebKit 逐渐变得流行起来,除了 Google Chrome/Chromium 和 Safari,它在移动终端( Symbian S60,Android,iOS)到 Toolkit 集成(GTK+, Qt4) 都有不错的收获。
中文名
blink引擎
外文名
Blink
隶    属
Google
基    础
WebKit

目录

1介绍

2影响

1介绍编辑

尽管上面一众经常被统称为 WebKit,实际上各自都使用了自己的 WebKit 分支或者编译时选项,使得最终的渲染结果也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不过大体上 WebKit 社区内部还是比较和谐的,各个成员之间也为维持兼容性作出了努力,直到 2010 年随着 OS X Lion 一起面世的 WebKit2。由于 WebKit2 在 WebCore 层面上实现的进程隔离在一定程度上与 Google Chrome/Chromium 自己的沙箱设计存在冲突,故 Google Chrome/Chromium 一直停留在 WebKit,使用 Backport 的方式实现和主线 WebKit2 的兼容。显而易见这增加了 WebKit 和 Chromium 的复杂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Chromium 的架构移植工作。
  基于以上原因,Google 决定从 WebKit fork 出自己的 Blink Web 引擎:
  现阶段以精简内部结构为主,将删除大约 7000 个文件和 450 万行 WebKit2 兼容代码。
  未来将着重改善 DOM 架构,将使用 JavaScript 实现 DOM。
  提升安全性,实现进程外 iframes 。

2影响编辑

对于今年初宣布放弃自有渲染引擎跟随 Chromium 的 Opera 来说,其开发者也立刻发布博客公告 Opera 亦将切换至 Blink 引擎。[1] 
谷歌Blink的横空出世将使它和其他的WebKit浏览器开发商包括——苹果、诺基亚和黑莓——更彻底地分道扬镳。
这一举措意味着,现在有四大渲染引擎在线:WebKit、Blink、Trident 和Gecko。对于用户来说,渲染引擎的差异化意味着他们在使用不同浏览器打开同一网页时将得到不同的结果——在移动设备上尤其如此。
谷歌并在一篇博客文章里写道:“我们知道,新的渲染引擎的出现将对网页浏览产生重大影响。”但谷歌补充说,它认为多个渲染引擎 “能够推动创新,并增进整个网络生态系统的健康。”
谷歌此举有很大风险。根据NetMarketShare的数据,Chrome 浏览器目前是台式机最常用的浏览器之一。而根据Statcounter的统计,Chrome 浏览器目前是台式机最常用的浏览器。NetMarketShare统计的是访客数量,而Statcounter只统计点击量。如果谷歌的新战略不成功,Chrome 浏览器的统治地位或将不保。
Chrome 28开发版本的版本说明中还在使用WebKit,而最新的Chrome 28.0.1469.0中已经替换为Blink。[2] 

0 0